自怡歌

缅惟陶隐居,高卧松风楼。太平晋主特延聘,麟凤肯向人间游。
试询山中何所乐,白云与我同悠悠。当时江左难将作,三纲坠地民风媮。
所以自怡者,惟答白云盈陇头。至今称其高,疑是神仙流。
东吴阿翁贞白裔,不遂鞅掌干王侯。国政虽未斁,黎氓却怀忧。
忧民之责非预韦布谋,所以摆脱世寰声势利,惟与白云为伴俦。
刍豢岂足适吾口,绮绣何以开吾眸?澹然白云相近处,那知倚门肮脏风马牛?
热鏊翻饼紫缬赂方州,车轮括颈宰执图小秋。周为胡蝶蝶为周,天下之乐莫若怡云优。
个中谁觉察,身心亦相雠。好如司马之独乐,知者良寡昧者稠。
吾聆此语,奚翅钧天广乐锵琳球?老发雪种种,戒得当自修。
便欲陪杖屦,与云同去留。山中自怡者,慨然许识此意否,慨然许识此意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自怡歌》是元代诗人郑元祐的作品。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作品:

  1. 创作背景:郑元祐,字明德,号尚左生,生活在元代的动荡时期,身处一个政治复杂、社会动荡的背景下。他的创作往往透露出对时代变迁和个体命运的思考。

  2. 主题内容:《自怡歌》通过描写陶隐居的高洁生活和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反映了诗人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诗中“白云与我同悠悠”一句,表达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状态,以及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3. 艺术特色:《自怡歌》的语言简洁而富有韵味,通过对自然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种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美学追求。诗中的意象如“白云”、“松风楼”等,不仅丰富了诗的内容,也增强了诗歌的意境美。

郑元祐的《自怡歌》不仅是一首表现个人情感与志趣的文学作品,更具有深刻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它不仅是对个人生活的写照,也是对那个时代人们心理状态的真实反映。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和欣赏,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古代文人的生活哲学及其对后世文化的影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