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惟陶隐居,高卧松风楼。太平晋主特延聘,麟凤肯向人间游。
试询山中何所乐,白云与我同悠悠。当时江左难将作,三纲坠地民风媮。
所以自怡者,惟答白云盈陇头。至今称其高,疑是神仙流。
东吴阿翁贞白裔,不遂鞅掌干王侯。国政虽未斁,黎氓却怀忧。
忧民之责非预韦布谋,所以摆脱世寰声势利,惟与白云为伴俦。
刍豢岂足适吾口,绮绣何以开吾眸?澹然白云相近处,那知倚门肮脏风马牛?
热鏊翻饼紫缬赂方州,车轮括颈宰执图小秋。周为胡蝶蝶为周,天下之乐莫若怡云优。
个中谁觉察,身心亦相雠。好如司马之独乐,知者良寡昧者稠。
吾聆此语,奚翅钧天广乐锵琳球?老发雪种种,戒得当自修。
便欲陪杖屦,与云同去留。山中自怡者,慨然许识此意否,慨然许识此意否?
让我们来分析这首诗的格式要求。诗的第一句应为“自怡歌”,接着是诗句本身。每个诗句后面都应附上其对应的译文。此外,每一句诗句下都需要加上必要的关键词注释,并在最后附上赏析。
诗句及注释:
- 自怡歌 - 《自怡歌》是一首古代诗歌,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由生活的热爱。
- 缅惟陶隐居 - “缅惟”意味着回忆,表示诗人在思考陶渊明这位隐居者的生平。陶渊明是中国东晋时期的著名诗人、政治家,因不愿为官而选择退隐田园生活。
- 高卧松风楼 - 描述陶渊明选择在松树下的一座楼上居住,远离尘嚣,享受自然的宁静。
- 太平晋主特延聘 - 晋朝时期,皇帝曾特别邀请陶渊明出来做官,但陶渊明拒绝了这一邀请。
- 试询山中何所乐 - 诗人通过询问陶渊明在山中的生活乐趣,表达了对这种隐居生活的向往。
- 白云与我同悠悠 - 陶渊明常在山上看到白云,他与白云为伴,过着悠然自得的生活。
- 时江左难将作 - 指当时的政治局势复杂,难以安定。
- 三纲坠地民风媮 - 这里的“三纲”指的是儒家的三纲五常(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民风媮则暗示了当时的社会风气不正。
- 所以自怡者,惟答白云盈陇头 - 陶渊明之所以能自得其乐,是因为他能与自然界的白云为伍,感到满足。
- 东吴阿翁贞白裔 - 这里提到的东吴阿翁是指东汉末年的一位名叫张纯的隐士,他以清廉著称。
- 国政虽未斁 - 虽然国家的政务没有松懈,但陶渊明并未被政治事务打扰,保持着他的隐居生活。
- 黎氓却怀忧 - 尽管陶渊明本人无忧无虑,但他担心的是那些普通的百姓因为社会的不安定而心生忧虑。
- 忧民之责非预韦布谋 - 陶渊明认为,作为一位隐士,他有责任关注民众的福祉,而不是仅仅考虑个人的功名利禄。
- 摆脱世寰声势利 - 陶渊明追求的是脱离世俗的名利和纷扰,追求内心的平和与自然。
- 刍豢岂足适吾口 - 诗人认为简单的饮食不能满足他的需求,需要更高层次的饮食享受。
- 绮绣何以开吾眸 - 此句表达了对精致华美之物的不屑一顾,陶渊明更喜欢朴素的生活方式。
- 澹然白云相近处 - 陶渊明喜欢在山中与白云相邻的地方居住,那里充满了宁静和自由的气息。
- 倚门肮脏风马牛 - 这句诗描述了陶渊明在山下的居所,门前的景象让他感到惊讶,仿佛与世隔绝。
- 热鏊翻饼紫缬赂方州 - 这里描绘了一幅繁忙的城市景象,而陶渊明却选择在山中寻找宁静。
- 车轮括颈宰执图小秋 - 这里的“宰执”指的是官员们,他们为了谋取私利而设计陷害别人。
- 周为胡蝶蝶为周 - 这句诗可能是引用了佛教的哲学思想,表达了一种循环往复的状态。
- 天下之乐莫若怡云优 - 陶渊明认为世间最大的快乐就是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 个中谁觉察,身心亦相雠 - 这里的“个中谁觉察”可能是指那些能够理解陶渊明内心世界的人,而“身心亦相雠”则表达了诗人自己对于外界纷扰的不满和抗议。
- 好如司马之独乐,知者良寡昧者稠 - 这是陶渊明对自己生活方式的评价,他认为只有少数人能理解并欣赏这种独乐其身的生活方式。
- 吾聆此语,奚翅钧天广乐锵琳球 - 陶渊明通过这句话表达了他对音乐的热爱,认为音乐可以传达情感,带来精神上的愉悦。
- 老发雪种种 - 陶渊明已经满头白发,但他依然坚持自己的隐居生活。
- 戒得当自修 - 陶渊明提醒人们要修身养性,保持内心的平和。
- 便欲陪杖屦 - 陶渊明想要离开世俗的生活,去追求更加自然的生活方式。
- 与云同去留 - 陶渊明希望与自然融为一体,不受世俗的束缚。
赏析:
这首诗以陶渊明的生活哲学为主题,通过对隐居生活的描述和对自然美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超脱尘世纷争、追求内心平和与自由生活的向往。陶渊明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更是一位深谙自然之道、注重内心修养的隐士。他的作品不仅展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也传递了一种淡泊名利、追求心灵自由的精神价值。这首诗的语言朴实无华,但却充满了哲理和美感,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