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塘村舍

茅茨半月雨,客舍四年春。
浪迹乖生业,躬耕愧野人。
云寒仍黯黪,山翠失嶙峋。
桃李晴方赏,家园梦到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莲塘村舍》是一首宋末元初诗人黎伯元创作的五言律诗。以下是对这首诗更为详细的介绍:

  1. 作者简介:黎伯元,字景初,有挽赵必𤩪的诗作。这说明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诗人,也是一位具有深厚文学造诣和人文情怀的学者。
  2. 作品原文:《莲塘村舍》全文如下:“茅茨半月雨,客舍四年春。浪迹乖生业,躬耕愧野人。云寒仍黯黪,山翠失嶙峋。桃李晴方赏,家园梦到频。”。
  3.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元代,具体时间不详。它反映了诗人在特定历史时期的生活状态和个人情感。
  4. 名家点评:对于这首诗,不同的专家学者有不同的解读。有的专家认为,“云寒仍黯黪”一句,表达了诗人面对自然景观时的感慨;而“桃李晴方赏”则可能寓意着诗人心中理想的生活状态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5. 词句注释:《莲塘村舍》中的“茅茨半月雨,客舍四年春”描绘了诗人居住环境的简陋与时间的流逝。而“浪迹乖生业,躬耕愧野人”则反映了诗人对于自己职业和身份的困惑以及对乡村生活的向往。
  6. 白话译文:通过现代的语言翻译,可以将其理解为诗人在茅草屋檐下度过了数不清的雨水,而作为游客的他在客舍中已经度过了四个春天。诗人漂泊不定,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事业,只能躬耕田间,这使他感到既惭愧又不安。

《莲塘村舍》不仅是一首充满情感和哲理的诗歌,更是研究元代社会风貌与文人心态的重要文献。通过对这首长诗的深入分析,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文人的生活和思想,还能从中领悟到人与自然、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复杂关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