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武曲

桓桓燕将军,威武今第一。赤面注丹砂,虬须如插戟。
当年气意何鹰扬,手扶天子登龙床。五年垂拱如尧汤,白日骑龙升上苍。
桓桓燕将军,威武不可量。熹微日色生东方,早令一出照八荒。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威武曲》是元代诗人萨都剌创作的一首杂言古诗,诗中描绘了燕将军威武不可一世的形象,以及他当年扶天子登龙床的辉煌事迹。以下是对该作品的介绍:

  1. 创作背景
  • 萨都剌的个人经历:《威武曲》的作者萨都剌出身于蒙古族,其父亲因军功居雁门,故为雁门人。萨都剌本人在泰定时期进士及第,曾担任翰林应奉,后出任南御史台掾、淮西宪司经历等职。然而,他并未满足于此,后来选择了隐居,并在安庆司空山过着隐居生活。
  • 元朝的社会背景:萨都剌创作此诗时,正值元朝由盛转衰的时期。政治上的腐败和军事上的无力导致了元末农民起义的爆发。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下,诗人通过诗歌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状况的不满和对英雄人物的赞美。
  1. 文学风格
  • 自然景物的描绘:《威武曲》中有许多描绘自然景物的句子,如“桓桓燕将军,威武天下一”和“熹微日色出东方,早令一出照八方”等,体现了萨都剌清新绮丽的诗风。
  • 壮志未酬的感慨:虽然这首诗以赞美英雄为主,但其中也透露出诗人对于自己未能实现壮志的无奈和遗憾。
  1. 主题思想
  • 英雄主义的歌颂:通过对燕将军的描述,萨都剌展现了一种英雄主义精神,强调了英勇无畏和忠诚不渝的品质。
  • 历史变迁的反思:诗中的燕将军形象反映了元朝由强盛到衰落的历史变迁,暗示了历史的无情和人性的脆弱。
  1. 艺术特色
  • 对仗工整:萨都剌的《威武曲》采用了较为传统的五言律诗形式,对仗工整,音韵和谐,读来朗朗上口。
  • 情感真挚:诗人的情感真挚感人,能够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激情与悲壮的世界。
  1. 影响与评价
  • 文学地位:作为元代的著名诗人,萨都剌的《威武曲》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被认为是元代诗歌的代表作品之一。
  • 后世影响:该诗不仅在当时受到了广泛的赞誉,而且对后世的文人墨客也有一定的影响,许多后来的诗歌作品中都有借鉴和引用这首诗的地方。

通过对《威武曲》的深入分析,可以看到它不仅是一首反映时代变革和英雄理想的诗歌,也是诗人个人情感与理想追求的抒发。无论是从文学价值、历史意义还是艺术成就来看,《威武曲》都是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