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湖七月凉雨过,白水荡荡红芙蓉。
芙蓉红尽早霜下,鸳鸯飞去何匆匆。
茜裙女儿弄虚碧,鸣榔声断无消息。
清波小藻出银鱼,落日湖山秋欲滴。
望湖接山云茫茫,鸟飞不尽青天苍。
丹阳使者坐白日,小吏开瓮春酒香。
倚栏半醉风吹醒,万顷湖光落天影。
挂冠何日隐江南,短褐纶竿上渔艇。
练湖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练湖曲》是元代诗人萨都剌创作的一首描绘自然风光的七言古诗。该作品以其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画面,展现了七月练湖雨后的清新与宁静。《练湖曲》不仅以其优美的文字吸引着人们,更以其深刻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让人在欣赏中感受到大自然的壮丽与和谐。
《练湖曲》的原文描绘了白水荡漾、芙蓉盛开的景象。”白水荡荡红芙蓉”这一句通过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画卷,使人仿佛能看到雨后湖面波光粼粼,荷花娇艳欲滴。紧接着,”芙蓉红尽早霜下,鸳鸯飞去何匆匆”两句,则巧妙地将时间感融入景物之中,既表现了秋初的气息,又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练湖曲》还通过对人物活动的描写,进一步丰富了画面。”茜裙女儿弄虚碧,鸣榔声断无消息”,这里描绘了少女们划船出游的情景,她们的身影在碧波中摇曳,而清脆的鸣榔声却随着落日的西沉而消失于无边的天空。这样的场景不仅增添了诗歌的动态美,也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珍惜。
《练湖曲》还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致描写,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情感。”望湖楼上云茫茫,鸟飞不尽青天苍。丹阳使者坐白日,小吏开瓮春酒香”几句,通过展现望湖楼的壮阔景象和官员的闲适生活,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悠然自得的人生态度。
《练湖曲》作为一首描绘自然美景的诗歌,不仅在艺术上有着很高的成就,更在思想内容上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它通过细腻的笔触、丰富的意象和深情的表达,让读者在欣赏的同时,也能体会到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