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回家拜祭感怀

七月十五月正圆,中元遗俗知奉先。
乱后人家生事薄,游兵逻卒犹喧阗。
山乡路阻无纸钱,江村月落烹细鲜。
新魂旧魂百战死,孤儿寡女双泪涟。
陈生归来泉石下,独居一屋如磬悬。
洁膳孝养复何有,幽轩洒扫花竹妍。
青藜之羹荐香饭,翠壶之茗烹清泉。
二亲避地海中渚,顾影百拜心悽然。
荷衣破碎暮雨急,枕书不寐思去年。
烽火连天暗锋镝,遗骸满野飞乌鸢。
兰盆酒果谁复设,若敖之鬼啼秋烟。
连兵搆祸今未已,疲民重敛何敢言。
喜闻王师下闽海,庙堂元宰方筹边。
桓桓诸将奋忠烈,义气思欲吞腥膻。
下方野人日矫首,旄头早落闽中天。
人有居,鬼有享,卖刀买犊耕山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中元回家拜祭感怀》是清末民初著名作家、诗人林觉民的代表作之一,收录于其自编诗集《小仓山人诗草》,原题为“中元夜归”。此篇通过描绘作者在中秋之夜思念家乡和亲人的情景,表达了对故土的深深眷恋与怀念。作品以细腻的情感描写、生动的语言表达以及独特的艺术风格,展现了林觉民作为诗人特有的情感世界和文化追求。

这首诗通过对月色下的景象、家人的回忆等元素的精心编织,营造出一种深沉而感性的氛围。作者通过描绘家乡的美丽景色和家人温馨的生活场景,表达了对故土深深的依恋与怀念之情。同时,作品也体现了林觉民作为诗人独特的艺术追求和文化精神。

总的来说,《中元回家拜祭感怀》是一篇充满情感、富有诗意的作品,通过对中秋之夜的描写以及家人的回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