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际三峰横紫烟,山前山后尽芝田。
楼台木末疑无路,鸡犬云中半是仙。
白石经年皆化玉,青松尽日只闻泉。
曲林三馆幽深处,一夜重楼听雨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天际三峰横紫烟,山前山后尽芝田。
楼台木末疑无路,鸡犬云中半是仙。
白石经年皆化玉,青松尽日只闻泉。
曲林三馆幽深处,一夜重楼听雨眠。
《宿曲阳仙馆》是元代诗人萨都剌创作的一首诗,诗中描绘了一幅幽静神秘的山水画卷。
《宿曲阳仙馆》的开篇“天际三峰横紫烟,山前山后尽芝田”,便将读者带进了一个云雾缭绕、仙气环绕的世界。诗人通过“天际三峰横紫烟”这一形象化的语言,不仅生动地勾勒出了仙界的巍峨与神秘,更巧妙地表达了一种超凡脱俗的审美追求和向往。紧接着,“楼台木末疑无路,鸡犬云中半是仙”,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仙居的景象:在云雾缭绕中隐约可见的楼台,似乎在暗示着人间与仙境之间的距离,让人不禁联想到那些传说中的仙境故事,以及人们对于美好世界的无尽憧憬。
这首诗中还蕴含着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元素。诗人通过对白石、青松等自然景物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独特魅力,也体现了人对自然的崇敬和赞美。同时,诗中的“一夜重楼听雨眠”等意象,又带出了一种静谧而深邃的情感体验,使人仿佛能感受到诗中所蕴含的那种超然物外、与世无争的境界。
《宿曲阳仙馆》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怀的佳作,更是一部富有哲理意味的文学作品,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远的文化内涵,成为了元代诗歌中的一颗璀璨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