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见辽东丁令威,旧游城郭昔人非。
镜中春去青鸾老,华表山空白鹤归。
石竹泪乾斑雨在,玉箫声断彩云飞。
洞门花落无人扫,独坐苍苔补道衣。
吴山女道士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文学作品《吴山女道士》介绍
萨都剌是元代的著名诗人,其作品以豪放、刚健、清丽著称。他不仅在政治和文学上有所建树,还是一位多才多艺的艺术家。萨都剌的诗歌风格多变,既有豪放如天风海涛的气势,又有细腻如淮阴出师的力度。《吴山女道士》是其中的一首七言律诗,展示了萨都剌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诗歌内容与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女道士孤独寂寞的生活场景,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和世事沧桑的感慨。诗句“不见辽东丁令威,旧游城郭昔人非”反映了时间流逝带来的变化,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于往昔时光的怀念。“石竹泪乾斑雨在,玉箫声断綵云飞”则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来隐喻人生的悲凉和世事的变幻。“洞门花落无人扫,独坐苍苔补道衣”则展现了女道士孤独寂寞的生活状态和她内心的坚韧。
创作背景
据文献记载,萨都剌曾为燕南经历,后升任御史于南台,因弹劾权贵而被左迁镇江录事等职。这段经历使他深刻体会到官场的黑暗和社会的不公,也使他更加关注民间疾苦。在仕途中遭遇的种种挫折让他对人生的无常和世事的沧桑有了更深的认识。这些经历和感悟在他的作品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吴山女道士》不仅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展现了元代诗歌的风采,还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和社会的感悟。这首诗不仅是萨都剌诗歌创作的代表作,也是研究元代文学的重要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