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孙虎臣园

洛阳花木昔如霞,冷雨酸风尽委沙。
金谷东风只芳草,绿窗晴日自杨花。
莺儿老去空台树,燕子归来无主家。
回首繁华歌舞地,景阳宫沼夜闻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过孙虎臣园》是元代诗人萨都剌的作品。这首诗作不仅展现了萨都剌的文学才华,还体现了其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从内容上来看,《过孙虎臣园》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风景画卷。诗句“洛阳花木昔如霞,冷雨酸风尽委沙”形象地表达了洛阳昔日的花木繁茂,而今却因寒冷而凋零的景象,通过这种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于繁华与衰败、美好与消逝的感慨。同时,诗人通过描述金谷公园(今北京金水桥附近)的景色,以及绿窗晴日下的杨花,传达了一种宁静而淡泊的生活态度。诗中的“莺儿老去空台树,燕子归来无主家”进一步增添了一份岁月流转的悲凉感。

从艺术手法上看,萨都剌善于运用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比喻来表达情感。在这首诗中,他通过对洛阳春色的描写,巧妙地将季节更替与人事变迁联系起来,使得整首诗既有视觉上的美感,又有情感上的深度。例如,“回首繁华歌舞地,景阳宫沼夜闻蛙”这句话,通过对景阳宫的夜景进行描绘,既营造了一种寂静的氛围,又暗示了历史的沧桑和世事的变迁。

《过孙虎臣园》作为萨都剌的代表作之一,不仅是其诗歌创作的高峰,也是元代文学史上的瑰宝。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萨都剌的艺术成就及其背后的文化价值。同时,这首诗也启示读者,在欣赏自然美景的同时,更应思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以及历史和文化如何在不断的变迁中得以保存和传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