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门三月听秋雨,酒醒丹阳客未归。
明日新晴练湖去,藕花无数落红衣。
宿丹阳普照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宿丹阳普照院》是萨都剌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下面对这首诗进行详细的解读:
诗人简介:萨都剌,字天锡,号直斋,元代著名的诗人。他出身于显赫的家族,祖父因功勋而留镇云代。萨都剌本人弱冠之年就登泰定丁卯进士第,之后在多个官职间辗转。他的诗歌风格豪放、刚健且清丽,被后人称赞为“天风海涛,鱼龙出没”。他的作品在当时被誉为元诗之盛,其影响力可见一斑。
作品原文:《宿丹阳普照院》原文如下:“闭门三月听秋雨,酒醒丹阳客未归。明日新晴练湖去,藕花无数落红衣。”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雨后的生活画面。诗人闭户静听秋雨连绵,待到酒醒之时,发现旅居丹阳的朋友仍未归来。他期待着明天新晴,前往练湖欣赏湖景,想象湖面上无数的荷花花瓣如红衣飘落,美不胜收。
作品鉴赏:《宿丹阳普照院》以简洁明快的语言,生动地刻画了诗人与友人共度的秋日时光。通过描写闭关听雨、酒醒归途、期待练湖之行等细节,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未来重逢的期盼。同时,诗中的秋雨、练湖和落红等元素也为诗歌增添了浓厚的意境,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画意。
写作背景:虽然目前没有直接的历史记载关于这首诗的具体创作背景,但从萨都剌的其他作品中可以看出,他的创作常与个人经历和情感紧密相关。《宿丹阳普照院》作为其中的代表作之一,可能也承载着他个人的某种体验或感慨。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读者可以感受到萨都剌如何运用自己的文学才能来表达复杂的内心世界。
萨都剌的《宿丹阳普照院》不仅是一首诗作,也是对当时社会风貌和个人情感的真实写照。通过对这首七言绝句的深入分析,不仅能领略到元代诗人的文采,还能体会到他们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