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门三月听秋雨,酒醒丹阳客未归。
明日新晴练湖去,藕花无数落红衣。
【解析】
本诗是南宋诗人陆游的一首七绝。全诗语言平实,意境深远,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其一:“闭门三月听秋雨”,写诗人在普照院中闭门静坐,聆听秋雨的声音,以“闭门”二字点明其独居的孤独寂寞。“三月”与“秋雨”相合,既写出了时间之长,又表现出诗人对秋雨的感受之深,从而为下文写“酒醒”“客未归”做了铺垫。“听秋雨”是全诗的中心意象,它不仅点明了诗歌的主题——秋雨,还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苦闷和无奈之情。
其二:“酒醒丹阳客未归”,诗人在秋雨中苦苦地等待友人归来,却始终未见踪影,这使他的心情更加沉重。“酒醒”一词,表明诗人已经从醉酒中醒来,但醒来后仍然无法摆脱心中的孤寂和落寞。“丹阳客”指的是诗人的朋友,而“未归”则说明诗人的朋友还没有回来。这一联诗句通过描绘诗人独自饮酒、等待朋友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之情。
其三:“明日新晴练湖去,藕花无数落红衣。”诗人在等待友人归来的过程中,心情逐渐变得更加沉重。他期待着明天的新晴天气,希望能够和朋友一起去练湖游玩。然而,就在这时,诗人突然发现练湖中的藕花开满了荷花,而那些荷花上却落下了许多红色的花瓣。这一瞬间,让诗人不禁想起了自己曾经与朋友们一起度过的那些快乐的时光。然而,如今自己一个人孤零零地在这里等待,不禁感到一阵失落和哀伤。这一联诗句通过对练湖美景的描述,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失落之情。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渴望。整首诗以“闭门三月听秋雨”开篇,通过描绘诗人独自聆听秋雨的情景,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落寞。中间两联则通过描绘诗人等待朋友归来和发现练湖美景的情景,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思念之情。最后一句则通过描绘练湖美景中的红色花瓣,表达了诗人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感慨和怀念之情。
【答案】
闭门三月听秋雨,酒醒丹阳客未归。(开头句)
闭门:指闭门独处。闭门三月即三个月闭户不出。(开门见山)
听秋雨:听到秋雨声。(交代背景)
闭门三月:闭门独居的时间已很长。(时间描写)
秋雨:秋天的雨水,这里代指秋雨声。(借代修辞)
秋雨声:秋雨淅沥的声音(听觉描写)。
酒醒:醒来。
丹阳客:诗人的朋友。
未归:没有回来。(动作描写)
明日新晴练湖去:明天天气晴朗的时候,我和朋友一起去练湖游玩。(交代目的)
新晴:天气晴朗。
练湖:位于今江苏镇江北郊的一座湖。
去:前往。(动词)
练湖去:去练湖。(地点状语)
藕花无数落红衣:许多盛开着的荷花上面落满了红色的花朵,仿佛披上了红色的外衣。(动静结合)
落红衣:落下的红色花瓣。(拟人修辞)
无限:非常多;无边无际。(叠词)
无限:无穷无尽。(重叠修辞)
落红:落下的红色花瓣。(名词用作动词)
无数:形容数量之多。(数量词)
藕花:荷花。(名词)
无数:形容数量之多。(数量词)
落红衣:落下的红色花瓣。(名词用作动词)
无限:无穷无尽。(叠词)
无限:无穷无尽。(重叠修辞)
赏析:
此诗是陆游晚年所作,表达了诗人在隐居期间,因朋友不归而产生的寂寞和无奈之情。开头两句直接点题,开门见山,简洁明了。中间两句则通过描绘诗人独处、等待朋友归来的情景,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落寞。最后一句则通过描绘练湖美景中的红色花瓣,表达了诗人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感慨和怀念之情。全诗意蕴深远,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