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香亭北春昼长,海棠睡起扶残妆。
清歌妙舞一时静,燕语莺啼愁断肠。
朱唇半启榴房破,胭脂红注珍珠颗。
一点春寒入瓠犀,雪色鲛绡湿香唾。
九华帐里薰兰烟,玉肱曲枕珊瑚偏。
金钗半脱翠蛾敛,龙髯天子空垂涎。
妾身日侍君王侧,别有闲愁许谁测。
断肠塞上锦绷儿,万恨千愁言不得。
成都遥进新荔枝,金盘紫凤甘如饴。
红尘一骑不成笑,病中风味心自知。
君不闻延秋门,一齿作楚藏病根。
又不闻马嵬坡,一身溅血未足多。
渔阳指日鼙鼓动,始觉开元天下痛。
云台不见汉功臣,三十六牙何足用。
明眸皓齿今已矣,风流何处三郎李。
《杨妃病齿图》这首诗由元代文学家萨都剌所作,描绘了唐代杨贵妃的病态之美及其背后蕴含的深沉哀愁。诗中不仅展现了杨贵妃的美貌与病态,还深刻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感慨以及对无常人生的哀叹。下面将逐句解读这首诗:
- 诗句解读:
- 沉香亭北春昼长,海棠睡起扶残妆
在沉香亭的北面,春天的午后格外漫长,当海棠花睡醒后,她缓缓地整理着自己的妆容。这一句描绘了一个宁静美丽的春日场景,海棠的苏醒象征着生命的复苏。
- 清歌妙舞一时静,燕语莺啼愁断肠
随着清歌声和优雅舞蹈的结束,原本喧闹的环境突然变得异常寂静,而燕子和黄莺的啼鸣似乎也增添了几分忧伤。这里表现了杨贵妃在宫廷中的孤独与寂寞。
- 朱唇半启榴房破,胭脂红注珍珠颗
朱唇微启,仿佛能看见榴花绽放,胭脂般的红色在嘴唇上如同珍珠般晶莹剔透。这一句细腻地描绘了杨贵妃唇部的娇美,同时也反映了她内心的痛苦和脆弱。
- 一点春寒入瓠犀,雪色鲛绡湿香唾
一丝春寒似乎穿透了瓠犀(即瓠瓜)的皮肉,使得它呈现出雪白色;同时,湿润的鲛绡(即丝帛)上沾染了杨贵妃的香唾。这两句通过比喻和象征手法,形象地传达了杨贵妃身体的不适和内心的忧郁。
- 九华帐里薰兰烟,玉肱曲枕珊瑚偏
在九华帐内,飘散着兰花的香气,玉制的手枕和雕刻精美的珊瑚枕头成为了杨贵妃的伴侣。这几句描绘了杨贵妃的奢华生活和其内心的空虚。
- 金钗半脱翠蛾敛,龙髯天子空垂涎
随着金钗的脱落,杨贵妃的眉毛轻轻蹙起,仿佛在掩饰她的悲伤。这一句揭示了杨贵妃为了保持皇家尊严而不得不隐藏自己的情感。
- 妾身日侍君王侧,别有闲愁许谁测
我每天陪伴在君王的身边,却有着自己无法言说的烦恼。这一句表达了杨贵妃对皇帝深深的不满和无奈。
- 断肠塞上锦绷儿,万恨千愁言不得
我在边疆忍受着无尽的痛苦和忧愁,无法向任何人诉说。这几句进一步加深了杨贵妃的内心痛苦和无助感。
- 成都遥进新荔枝,金盘紫凤甘如饴
远方传来的成都新荔枝,金盘中的荔枝甘甜如蜜。这一句虽然看似美好,但实际上反映了杨贵妃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内心的空虚。
- 红尘一骑不成笑,病中风味心自知
即使骑着红尘中的骏马,也无法让旁人露出笑容。这里的“一骑”指杨贵妃骑马的场景,她的心情是如此沉重,以至于连骑马都显得可笑。
- 君不闻延秋门,一齿作楚藏病根
你难道没听说过延秋门外的故事吗?那里的牙齿因为蛀虫而成为藏匿疾病的根源。这里用夸张的手法表达了杨贵妃牙齿问题严重到需要隐藏的程度。
- 又不闻马嵬坡,一身溅血未足多
又岂不知马嵬坡上的牺牲?那里杨贵妃被赐死的场景令人心痛不已。这一句进一步强调了杨贵妃悲剧性的死亡。
- 渔阳指日鼙鼓动,始觉开元天下痛
渔阳即将响起战鼓,那一刻才真正意识到开元年间的天下是多么的痛苦。这里暗示了历史的悲剧和社会的动荡。
- 云台不见汉功臣,三十六牙何足用
再也见不到汉朝那些功勋卓著的文臣武将了,三十六颗牙齿又有何用?这表达了对历史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感慨。
- 明眸皓齿今已矣,风流何处三郎李
我那明亮的眼睛和洁白的牙齿都已不在,曾经风流倜傥的人现在在哪里?这几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过去风流生活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
通过对这些诗句的详细解析,可以看到萨都剌通过精湛的文学技巧,巧妙地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深刻感悟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这首诗不仅是对杨贵妃个人命运的描述,更是对整个大唐盛世兴衰的隐喻。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解读,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其艺术价值,也能从中领悟到作者对历史的反思和对未来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