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别鹫峰上人

建溪秋高山水清,溪边偶识衡阳僧。临水洗钵挂溪阁,夜访校书天禄灯。
圣经佛偈通宵读,苜蓿堆盘胜食肉。回雁峰南难寄书,武夷洞前堪煮粥。
西风猎猎吹水寒,相送郎官南出关。校书公子玉京去,衡阳上人何日还。
手中玉杖春雨绿,毋乃湘君庙前竹。胡不截作双凤箫,吹作来仪舜庭曲。
古曲雅以淡,天高难上闻。不如且挂杖头月,归卧祝融峰畔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赠别鹫峰上人》是宋代诗人黄庭坚创作的一首诗,全诗如下:
鹫峰何处觅真经?独倚危楼送客深。
欲识白云无去住,只愁明月有阴晴。
风前老柳年年发,雨后春山处处寻。
莫问此身何所适,且随僧去听松声。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鹫峰上人的情境和感受。首句“鹫峰何处觅真经?”表达了对佛学的向往与追求;第二句则通过独自倚楼送别来表现离别的伤感。
第三、四句运用比喻手法,将白云比作无去住的人间事物,明月则象征着阴晴不定的人生境遇。第五、六句写老柳和春山,暗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最后两句点出主题:莫问此身何所适(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