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江上逢中秋,城南石梁初截流。
长虹一道贯秋色,中分百里江南州。
残露消尽鱼尾黑,金蛇翻动三江白。
冰轮拥出碧玻瓈,照见钓龙台上客。
台中之客怀古心,黄河太华三登临。
今年携月醉台畔,越水越山为月吟。
无诸城里人如海,无诸故冢埋残霭。
无诸台上草离离,龙去台空三十载。
昔龙已去江悠悠,今龙虽在人未求。
怀珠岂立此台下,要上黄金台上钩。
乾坤四顾渺空阔,诗书亢气行勃勃。
合沙古谶此其时,天下英雄求一决。
南台月照男儿面,岂照男儿心与肝。
燕山买骏金万斛,万里西风一剑寒。
南台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南台月》:秋夜赏月的诗意画卷
《南台月》作为元代萨都剌创作的一首诗词,以深邃的意境和精湛的技艺,为读者呈现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秋夜。诗中不仅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深情感悟,也透露出他对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
萨都剌以其独特的艺术视角,捕捉了秋天夜晚的静谧之美。通过对“秋山”、“明月”、“寒水”等自然元素的描绘,构建了一种空灵、超然的艺术境界。诗中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用“莹彻天如水”形容月光的清澈,用“不受西风半点埃”表达对自然纯净的向往。这些细节的描述使整首诗充满了诗意,仿佛能听见秋风轻拂树叶的声音,感受到月光如洗的宁静。
萨都剌在这首诗中融入了深刻的思想内涵。诗人通过描写南台的夜景,隐喻了人生的无常与归隐之思。月亮作为传统文化中的重要象征,在这里承载着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超脱尘世的理想。这种超越物我、寄寓深意的写法,让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思考生命的意义和存在的价值。
《南台月》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也是对人生经验的深刻反思。它启示我们,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寻找内心的平和与安宁,就如同在秋天的夜空下赏月一般,无需世俗的羁绊,只需一颗平静自在的心。
阅读《南台月》,就像是在一次心灵之旅中,遇见了那个最真实的自己。在萨都剌笔下,秋月不仅仅是自然景象的再现,更是一种心灵的寄托与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