酹江月题清溪白云图

周郎幽趣,占清溪一曲,小桥横渡。溪上红尘飞不到,惟有白云来去。出岫无心,凌江有态,水面鱼吹絮。倚门遥望,钟山一半留住。
涵影淡荡悠扬,朝朝暮暮,是几番今古。指点昔人行乐地,半是鹭汀鸥渚。映水朱楼,踏歌画舫,寂寞知何处。天涯倦客,几时归钓春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酹江月·题清溪白云图》是元代萨都剌的作品,一首词,而非文学作品。该作品以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作者情感见长,通过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展现了词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向往。下面将详细介绍《酹江月·题清溪白云图》:

  1. 作品背景
  • 萨都剌,字天锡,号纯阳子,晚号瓢泉老人,元末明初文学家、诗人和画家,尤以山水画著称。
  • 萨都剌的一生经历了战乱,他的诗歌多抒发个人感慨,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忧虑。《酹江月·题清溪白云图》作于其流亡期间,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背景。
  • 《酹江月·题清溪白云图》的创作时间不详,据现存资料推测,这首词可能创作于萨都剌晚年的某个时期。
  1. 作品内容
  • 《酹江月·题清溪白云图》通过描绘一幅清幽宁静的自然画面,表达了词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平静生活的向往。
  • 词中描述了周郎的幽趣,占清溪一曲,小桥横渡的景象,以及溪上红尘飞不到,惟有白云来去的画面。
  • 通过对水面鱼吹絮、出岫无心、凌江有态等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与世无争的闲逸生活态度。
  • 通过对钟山半留、涵影淡荡悠扬、朝朝暮暮、是几番今古等意象的运用,体现了词人对时间流转、世事变迁的感慨和思索。
  1. 艺术特点
  • 《酹江月·题清溪白云图》在艺术表现上采用了典型的宋词风格,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 词中巧妙地运用了象征和暗示手法,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隐喻了词人的内心世界。
  • 词人在作品中融入了丰富的情感色彩,既有对大自然的赞美,也有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 通过对历史典故的引用,如指点昔人行乐地,半是鹭汀鸥渚,使得作品具有了更深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底蕴。

《酹江月·题清溪白云图》不仅是一首反映作者个人情感的文学作品,也是一部融合了绘画艺术与诗词艺术的佳作。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