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大监挽诗

禹穴收云气,沧江亦断流。
真成扫地尽,同作上天游。
铭诔看遗史,衣冠入隐丘。
空馀平世眼,曾望李膺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戴表元并未创作文学作品《孙大监挽诗》实际上,《孙大监挽诗》是宋代诗人戴表元为宋末元初的孙大监所作,并非戴表元所写。这首诗是戴表元为孙大监所写的挽诗中的第二首,旨在表达对孙大监晚年的敬仰以及对其去世的哀悼之情。

《孙大监挽诗》是一首充满情感和哲理的诗歌。诗中“穆祖收英俊”一句,用英明的祖先挑选精英来形容孙大监早年的才华与成就,展现了对他过去辉煌岁月的怀念和赞扬。然而,随着诗句的发展,作者的情感也由赞美转为悲哀,表达了对孙大监晚年遭遇的不幸和不幸逝世的哀伤。特别是最后两句“苍苍无处问,西望累吞声”,更是深刻地揭示了作者对于孙大监去世后无人可以倾诉、只能默默哀悼的无奈与悲伤。

《孙大监挽诗》不仅是对一个历史人物的悼念,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在诗中,戴表元运用了许多传统的修辞手法和意象,如使用自然景观来隐喻人生和世事的变化,以及通过对比和象征来增强诗歌的艺术效果。这些手法不仅使得诗歌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也使读者能够在欣赏的同时,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深度。

《孙大监挽诗》是戴表元为孙大监创作的一首挽诗,它不仅体现了诗人对孙大监的深厚敬意和哀悼之情,同时也展示了中国古代诗歌的独特魅力和深邃含义。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人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感受到古典文学的无穷魅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