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招奕世

雷晚还多雨,山寒只似春。
野榴开向客,篱笋长过人。
一寸书看懒,三叉路走频。
王郎肯来否,谈笑共南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戴表元的《再招奕世》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象和表达内心情感的五言律诗。这首诗作于宋末元初,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界变化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感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创作背景
  • 诗人简介:戴表元(1244~1310),字帅初,一字曾伯,号剡源,为宋代末期文学家,被尊称为“东南文章大家”。他出生于庆元奉化剡源榆林(今属浙江班溪镇榆林村),是宋咸淳七年进士,元大德八年被荐为信州教授。
  • 作品特点:戴表元在文学上有着深厚的造诣,其作品往往以简练的语言和鲜明的风格著称。他的诗歌语言通俗易懂,同时又不失深度和艺术性,因此深受后世读者的喜爱。
  1. 诗歌内容
  • 自然景观:在《再招奕世》中,戴表元描绘了雷雨、山寒与春天的景象。他写道:“雷晚还多雨,山寒只似春。” 这两句诗通过对比雷雨之后的多雨和山间寒冷却如同春天般的生机勃勃,展现了大自然的复杂与多变。
  • 人物心境:诗中提到“野榴开向客,篱笋长过人。” 野榴花开放迎接客人,而篱笆旁的竹笋则长得比人还要高,这两句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情以及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愿景。
  • 日常生活:在诗的最后一句“一寸书看懒,三叉路走频。”中,诗人表达了自己虽然勤奋读书但兴趣不浓的状态。这种看似矛盾的描写实则透露出诗人对人生态度的一种豁达与随性。
  1. 艺术手法
  • 意象运用:戴表元在《再招奕世》中巧妙地使用了自然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哲理。例如,“野榴开向客”,野榴花盛开迎接客人,暗示着欢迎与接纳;而“篱笋长过人”则形象地描绘了生命的旺盛和迅速成长。这些自然意象都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内涵和美感。
  • 节奏韵律:诗中的每一句都采用了五言律诗的形式,即每行五个字,每句五个字,遵循严格的平仄声调,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音乐美。

戴表元的《再招奕世》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的诗,也是一篇表达诗人内心世界的作品。通过简洁有力的语言,诗人成功地将自己的情感与哲思融入自然景观之中,使读者能够在欣赏自然之美的同时,体会到诗人对于生命和自然的深刻感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