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王奕世

闻说铜山下,书屏四面开。
就僧煮紫笋,共客席青苔。
铁画年俱长,霜根顶未栽。
何当端午暇,一别剡乡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招王奕世》是宋代戴表元所作的一首诗。下面将详细探讨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生平与背景:戴表元,字宾王,号东山,是南宋末年至元初年的著名文人。他的生平经历了动荡的岁月,曾在元军攻占临安时一度流亡,晚年定居金华,创作了大量反映时代变迁和个体命运的文学作品。
  1. 作品原文
  • 诗句展示:《招王奕世》原文如下:
    闻说铜山下,书屏四面开。
    就僧煮紫笋,共客席青苔。
    铁画年俱长,霜根顶未栽。
    何当端千暇,一别剡乡来。
  • 诗中的“闻说铜山下”指的是诗人听闻铜山之下风景优美,适合隐居;“书屏四面开”形容书房中书籍琳琅满目,象征着知识与文化的积累;“就僧煮紫笋”描绘了与僧人共品佳肴的宁静场景;“铁画年俱长”可能指的是铁铸的佛像或艺术品历经岁月而更为珍贵;“霜根顶未栽”则表达了自然景物在寒霜中的傲然生长;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闲暇时光的渴望,以及即将离开故土的无奈之情。
  1. 作品鉴赏
  • 意境深远:戴表元的诗歌多以简洁的语言表达深邃的思想和丰富的情感。此诗通过描述一个隐居的生活片段,展现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
  • 风格独特:诗中融合了山水、僧侣、茶香等元素,构成了一幅和谐宁静的画面。诗人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捕捉,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哲学思考。
  1. 创作背景
  • 历史环境:南宋末年,国势日衰,社会动乱不安。戴表元身处其间,目睹国家兴亡和个人命运的沉浮,这种历史背景下的自然流露使他的作品充满了深刻的时代色彩和人文关怀。
  • 个人经历:戴表元的一生颇具传奇色彩。他曾参与抗元斗争,后因避战乱而流落江南多地。这些经历使得他的作品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述,更蕴含了对生命意义的探索和反思。

《招王奕世》不仅是一首描写隐居生活的美好诗篇,也是戴表元对生活、自然和历史的深刻感悟的表达。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可以领略中国古代文学的博大精深,还能深入理解诗人的情感世界和思想境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