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说铜山下,书屏四面开。
就僧煮紫笋,共客席青苔。
铁画年俱长,霜根顶未栽。
何当端午暇,一别剡乡来。
【诗句解读】
招王奕世:指邀请王奕世来。
闻说铜山下:听说在铜山(地名,今属浙江)下。
书屏四面开:书架上的书屏风四边打开,好像在招引客人。
就僧煮紫笋:就在寺庙中煮着紫笋,紫笋即紫笋茶,是一种名贵的贡品。
共客席青苔:和客人一起坐在青苔上。
铁画年俱长:铁笔划的字,每年都在生长。
霜根顶未栽:就像霜打的根一样,顶端没有栽种过。
何当端午暇:等到端午节时有空。
一别剡乡来:一次离别后再次相见。
【译文】
听说铜山下有座寺,书架上的书屏风四边都打开了。
在寺庙中煮着紫笋茶招待客人,和客人坐在青苔上。
铁笔划的字,每年都在生长,就像霜打的根,顶端没有栽种过。
何时能再与王奕世相聚,等到了端午节时再见面。
一次离别后再次相见。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邀请朋友到铜山游玩并品尝当地美食的情景描写。首句“闻说铜山下”,诗人听到有关铜山下的信息,心生向往之情;接着以“书屏四面开”形象描绘出书房的景象,书架上的书籍琳琅满目,仿佛在向人们展示铜山的魅力。接下来三句,“就僧煮紫笋”,“共客席青苔”,诗人与朋友一起在寺庙中品尝紫笋茶,享受着宁静的时光,这种生活让人感到惬意和满足。最后两句“铁画年俱长”,“霜根顶未栽”,诗人通过对比“铁画”(比喻坚硬、刚毅的品质)、“霜根”(比喻坚韧、不屈的精神),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同时也寄托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重逢的渴望。整首诗语言朴实无华,却充满了诗意和韵味,充分展现了诗人内心的丰富情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