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皆有隐,陶生隐于酒。
炎氛四面集,一窟在北牖。
世人羡桃源,桃源复何有。
惟容醉乡徒,百世得相友。
注释:
- 自古皆有隐,陶生隐于酒。自古以来都有隐居的生活,陶渊明选择隐居在饮酒中。
- 炎氛四面集,一窟在北牖。炎热的空气四面聚拢,一个窝在北窗下。
- 世人羡桃源,桃源复何有。人们羡慕桃花源,但桃花源又有什么呢?
- 惟容醉乡徒,百世得相友。只允许那些醉乡的追随者,百世能相知相交。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祝寿诗,以陶渊明的隐逸生活为题材。诗人通过描绘陶渊明的隐居生活,表达了对陶渊明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抒发了自己的人生感慨。
首句”自古皆有隐,陶生隐于酒”,点明了陶渊明是自古以来就有人选择隐居的生活方式,而他则选择了隐居到饮酒之中。这一句既表现了陶渊明与众不同的生活方式,也体现了他独特的人生追求。
次句”炎氛四面集,一窟在北牖”,描绘了陶渊明所居之处的环境。炎热的空气四处弥漫,而陶渊明所住的小屋只有一个小小的窗户,位于房屋的北边。这一句既展现了陶渊明生活环境的艰苦,也表达了他的坚韧不屈精神。
第三句”世人羡桃源,桃源复何有”,是对前两句的升华。诗人指出,尽管世人都羡慕桃花源那样的理想世界,但实际上桃花源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美好。这一句既揭示了世人的盲目追求,也体现了诗人的理性思考。
末两句”惟容醉乡徒,百世得相友”,是诗人对陶渊明的评价和祝福。诗人认为,陶渊明虽然选择了隐居生活,但却是一个真正的醉乡之徒,他能够享受人生的快乐,与世无争,百世都能得到朋友的陪伴。这一句既赞扬了陶渊明的隐逸生活方式,也体现了诗人的人生哲学。
整首诗通过对陶渊明隐居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陶渊明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展示了诗人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