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轻数尺黄泥壤,埋却斯人后更无。
山上自难生毒草,树间长见聚慈乌。
樵耕可免凭乡俗,洒扫能来是学徒。
后有宣尼须痛惜,待将墓额写呜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莫轻数尺黄泥壤,埋却斯人后更无。
山上自难生毒草,树间长见聚慈乌。
樵耕可免凭乡俗,洒扫能来是学徒。
后有宣尼须痛惜,待将墓额写呜呼。
。
这句诗出自明代诗人李梦阳的《哭王氏》一诗,其中“家西十里外茅洋小山中土冢累然初不封树乡先生舒文靖公墓也”描绘的是一个特定场景:在距离作者家乡(假设为茅洋)大约十里的地方,在一座山上埋葬着一位去世的先生。这是一位与作者关系亲近的人,可能是一个朋友或亲戚,因为诗中提到“乡先生”,表明他来自当地的乡村。
这里的“土冢累然”描绘了墓地周围堆积的坟堆和荒草丛生的状态。“初不封树”则暗示这位先生在去世时并没有被正式安葬。这可能是由于经济条件、社会地位或其他原因,而不是因为没有能力或意愿进行正规的丧礼仪式。
最后,“乡先生舒文靖公墓也”,表达了作者对这个去世的人的敬仰和怀念之情。“文靖公”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