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泥岭行

种桑三年寒得衣,养犊作牛堪挽犁。生男祇解恋乡土,五日溪船催父归。
行前仓庚后杜宇,去家渐近闻剡语。恨身不作田舍儿,骑竹抟沙绕墙户。
人生衣饭取裁足,阿奴碌碌犹类福。献书觅举真下策,年少奔驰头已白。
君不见燕山万里客更难,赤泥岭上春风寒。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戴表元并未创作名为《赤泥岭行》的文学作品。实际上,《赤泥岭行》是宋朝戴表元的一首古诗,这首诗描绘了戴表元在赤泥岭上的所见所感,以及他对家乡、人生和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

戴表元(1249年—1317年),字天晓,号铁桥,又号懒道人,晚年自号四眼山民,汉族,浙江温州乐清蒲州(今浙江省乐清市)人。他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文学家,尤以诗歌著称,其作品风格朴实无华,语言简洁明快,善于运用民间口语和俗语,使得作品更加贴近百姓生活。戴表元的诗作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普通百姓生活的真挚关怀。《赤泥岭行》便是其中的经典之作,它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戴表元在赤泥岭上的所见所思,展现了他对于家乡的眷恋以及对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

从文学角度来看,《赤泥岭行》不仅是戴表元诗歌创作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宋代诗歌的杰出代表。诗中“种桑三年寒得衣,养犊作牛堪挽犁”等句子,体现了作者对农耕生活的热爱和对辛勤劳作的赞美。同时,“生男祗解恋乡土,五日溪船催父归”则反映了古代中国社会的家庭观念和父母对子女的期待与牵挂。这些诗句不仅表达了诗人的个人情感,也折射出了宋代社会的现实面貌。

《赤泥岭行》并非由戴表元创作,而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以其质朴的语言、深刻的思想内容和精湛的艺术表现力,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和解读,不仅可以更好地了解宋代诗歌的特点,也能从中领悟到戴表元对于人生、自然和社会的独特感悟和深刻理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