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桑三年寒得衣,养犊作牛堪挽犁。生男祇解恋乡土,五日溪船催父归。
行前仓庚后杜宇,去家渐近闻剡语。恨身不作田舍儿,骑竹抟沙绕墙户。
人生衣饭取裁足,阿奴碌碌犹类福。献书觅举真下策,年少奔驰头已白。
君不见燕山万里客更难,赤泥岭上春风寒。

【注释】:

  1. 赤泥岭行:即《过赤泥岭》。
  2. 种桑三年寒得衣:种桑养蚕,三年后织出丝绸。
  3. 养犊作牛堪挽犁:把牛犊养大能拉犁。
  4. 生男祇解恋乡土:《诗经·小雅》中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的句子,意为只知恋乡土的人。
  5. 五日溪船催父归:五日之后要回家。
  6. 仓庚:指仓庚鸟鸣声,这里泛指春天的消息。
  7. 杜宇:指杜鹃鸟叫声,这里也泛指春天的消息。
  8. 剡语:指家乡的方言。
  9. 恨身不作田舍儿:痛恨自己不做一个农家子弟。
  10. 阿奴:对儿子的称呼。
  11. 碌碌犹类福:碌碌无为却有福气。
  12. 献书觅举真下策:献上书信谋求举人,真是下策。
  13. 年少奔驰头已白:年轻时四处奔波,头发已经变白。
  14. 君不见:你难道没看见吗?
  15. 燕山万里客更难:燕山距离京城万里之遥,做官的客人更难以回来。
  16. 赤泥岭上春风寒:赤泥岭上春风吹得很冷。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赴任途中所作。诗人以“赤泥岭”、“桑蚕”、“田园”等景物为线索,描绘了从长安到洛阳的旅途生活,抒发了对家乡的怀念之情。诗中通过描绘桑蚕、田园等景物,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以及对人生命运的感慨。
    首联写种桑养蚕,三年后织出丝绸,养犊作牛堪挽犁,生男祇解恋乡土。这是一幅充满生活气息的画面,让人感受到农村生活的宁静与温馨。而“五日溪船催父归”一句则将诗人的思乡之情推向高潮,使人不禁想起“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词句。
    颔联写春天的消息传来,诗人开始想念家乡。“生男祇解恋乡土”,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儿子的期望与担忧,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官场生活的无奈和厌倦。
    颈联通过对比诗人与阿奴的境遇,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失望与厌倦。他希望儿子不要像自己那样成为碌碌无为之人,而是能够有所作为。这里的“阿奴”指的是诗人自己的儿子,通过这样的描写,诗人展现了自己对家庭的关爱与期望。
    尾联写诗人感叹自己不能做一个农家子弟,献书觅举却只是下策,年少奔驰头已白。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的无奈与感慨,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对官场生活的失望与厌倦。
    全诗以“赤泥岭行”为脉络,通过对桑蚕、田园等景物的描绘以及对自己身世的回顾,抒发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与感慨。同时,诗人还巧妙地运用典故,如“仓庚”“杜宇”等,使诗歌更具文学韵味和历史底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