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虫声渐微,秋虫声渐繁。
微物何所知,时至不得闲。
嗟我镜中发,亦复就凋残。
凄然杂忧患,霜风扫茅菅。
反不如彼虫,自得草莽间。
所以达生士,逃名在空山。
客居虽云乐,不如早知还。

我们将逐句解读这首诗:

  1. “夏虫声渐微,秋虫声渐繁。”
    注释:这是说夏天的虫子的声音逐渐减弱,而秋天的虫子的声音则开始变得丰富起来。

  2. “微物何所知,时至不得闲。”
    注释:微小的事物有什么值得知道的呢?当时机一到却无法得到闲暇。

  3. “嗟我镜中发,亦复就凋残。”
    注释:叹息我的镜中头发,也开始凋谢了。

  4. “凄然杂忧患,霜风扫茅菅。”
    注释:凄凉地交织着忧愁和忧虑,霜风吹过,扫过了茅草。

  5. “反不如彼虫,自得草莽间。”
    注释:反而不如那些虫子,能在草木丛杂之间自在。

  6. “所以达生士,逃名在空山。”
    注释:因此,懂得顺应自然规律的人,选择逃避名声而在空无一物的山中生活。

  7. “客居虽云乐,不如早知还。”
    注释:尽管客居生活中有乐趣,但还不如早点知道回家。

接下来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生命无常的感慨以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诗中的”夏虫”和”秋虫”分别代表了不同季节的声音和景象,通过对比展现了时间的变迁和生命的短暂。诗人感叹自己如同镜中的白发,也感受到了生命的凋零,这透露出他对衰老和死亡的恐惧。然而,诗人最终选择逃离世俗的纷扰,寻找一种与世无争的生活方式,体现了他对自由和宁静的向往。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通过自然景象和个人感受的对比,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情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