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粟冢中秋日燕集

绰山古佳城,左股接昆丘。
水作青龙来,九派盘遭周。
道人金粟冢,在彼山之幽。
团团青桂树,枝叶相蜷樛。
石削华表立,碑刻金窠锼。
人身无百年,胡乃三彭仇。
四大偶一失,九丹不能瘳。
肉血溃臭腐,不朽唯髑髅。
弃之道路旁,行者得溺溲。
狐狸与蝇蚋,食嘬纷相雠。
欲贻后之人,以掩面目羞。
乌兔互出没,急行不入邮。
纵有万丈绳,谁能系之留。
暖穴竞蝼蚁,凉风灭蜉蝣。
荣名乃何物,汲汲将奚求。
金谷珊瑚树,天网一夕收。
美人化黄壤,燕子巢空楼。
大印佩六国,散金驰八驺。
一朝不得志,车裂徇九州。
秦皇与汉武,灵药采仙洲。
玉棺葬地底,金凫出海陬。
梨花自寒食,夜雨鬼啾啾。
飞钱化蝴蝶,走磷惊鸺鹠。
混沌凿不死,倏忽何能休。
丈夫不解事,老大伤白头。
何如种秫米,压酒日日篘。
今夕三五夕,我已为君谋。
长瓶置十斛,百结青丝兜。
截江取紫蟹,攀树摘红榴。
周垣设茵席,矮几陈脯修。
步登白云屏,待月豁醉眸。
划然白虾蟆,抱出黄金毬。
又若摩尼珠,跃出骊龙湫。
吐吞大地影,晃漾东南浮。
老兔玉杵臼,捣作人间秋。
宝城三千里,缩景归遐搜。
宫殿鱼鳞骞,草木秋云稠。
素娥骑彩鸾,舞雪翻霓裘。
手折琼树花,竞拂金精流。
化为五素芒,落我白瑶瓯。
持满向君语,借箸请为筹。
十载苦国难,豪杰纷戈矛。
鸿门碎玉斗,桃园宰乌牛。
战血溅野草,饿莩填荒沟。
我时别妻孥,夜泛苕霅舟。
有儿握兵符,承乏万户侯。
三年尽忠归,身作抱官囚。
平生万卷书,怒焚遭郁攸。
庐墓读内典,守节事清修。
亲友散如雪,云树空悠悠。
独尔数君子,艰棘见何由。
今闻王师出,卒伍皆兜鍪。
弄刀走官马,千里风飕飕。
桓桓李将军,大旗画蚩尤。
去秋夺汴城,今复追大酋。
屯兵泗水上,添灶扼贼喉。
东南贡米粟,连网起歌讴。
我曹幸无恙,坐见恢皇猷。
酒旗指南斗,今兹会绸缪。
请起各称寿,我亦相劝酬。
群才尽敏捷,用作钓诗钩。
青山忽大笑,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金粟冢中秋日燕集》是明代著名诗人顾瑛所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的画面,通过对自然的细腻描写,反映了人生的无常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下面将具体分析这首诗:

  1. 诗歌原文
  • 绰山古佳城:描述了绰山的古老与美丽。
  • 左股接昆丘:表明地理位置的特点。
  • 水作青龙来:用水的比喻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生动形象。
  • 九派盘遭周:形容水流环绕的景象。
  • 道人金粟冢:点明了主人公的身份和活动场所。
  • 团团青桂树:描述了周围的树木形状和颜色。
  • 枝叶相蜷樛:描绘了树木的姿态。
  • 石削华表立:强调了石头的坚硬与高耸。
  • 碑刻金窠锼:提到了碑文上的文字雕刻。
  • 人身无百年:表达了生命的短暂。
  • 胡乃三彭仇:用夸张的手法表现了世事的无常。
  • 四大偶一失:暗示了宇宙间的万物都是暂时的。
  • 肉血溃臭腐:指出肉体的腐败。
  • 不朽唯髑髅:表达了对死后不朽的看法。
  1. 诗歌主题
  • 诗歌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人事变迁,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留恋。
  1. 艺术风格
  • 意境深远:诗中通过对自然的细腻描绘,构建了一个深远的意境,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的情感世界。
  • 语言优美:诗歌采用了优美的词汇和修辞手法,如排比、比喻等,使得整首诗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韵律感。
  • 意象鲜明:诗中的意象鲜明且具有象征意义,如青桂树代表坚韧不拔,石刻文字象征历史的沧桑。

《金粟冢中秋日燕集》不仅是一首表达生命哲理的诗歌,也是一部具有高度艺术价值的作品。它以其深刻的内涵、精湛的艺术技巧和优美的语言,成为了中国古代诗词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通过这首诗,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古典文学的魅力及其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地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