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后荆林道中

冷风寒柳闭千门,柳外啼鸦聚晚群。
残日晖晖烘雪气,徘徊半岭作晴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雪后荆林道中’是元朝圆至的作品,描绘了一幅冷冽而幽深的自然景象。下面将围绕作品内容进行介绍:

  1. 作者简介
  • 圆至(1246—1319年),字天隐,别号牧潜,高安姚氏之子。他幼习举子业,却选择出家为僧,最终在仰山寺得法。圆至的一生颇具传奇色彩,他的文学创作也反映了其丰富的人生经历和深邃的思想感情。
  1. 诗歌原文
  • 《雪后荆林道中》原文如下:
    冷风寒柳闭千门,柳外啼鸦聚晚群。残日晖晖烘雪气,徘徊半岭作晴云。
  1. 诗歌鉴赏
  • 这首诗通过简洁而有力的语言,成功地传达出了一种荒凉而又静谧的美。诗中的“冷风寒柳闭千门”,形象地描绘了冬日里的景象,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紧接着,诗人通过“柳外啼鸦聚晚群”和“残日晖晖烘雪气”,进一步加深了这种寂静而又神秘的氛围。
  • “徘徊半岭作晴云”更是点明了诗人对于自然的深刻感悟,仿佛自己也成为了这大自然的一部分,与周围的环境和谐共存。

圆至的《雪后荆林道中》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风光的佳作,更是一种心灵的寄托和情感的宣泄。通过对这首诗的解读和欣赏,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到元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