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苏伯修御史之南台

天上词臣夐莫双,乘骢此日莅南邦。
梅花路近宜逢雪,桃叶波平好渡江。
千里苍生瞻绣斧,十州使者避旌幢。
同袍知己如相问,已许闲身老北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苏伯修御史之南台》是元代雅琥的作品,一首七言绝句。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
  • 雅琥,字正卿,初名雅古。元可温人,文宗天历间进士,曾任奎章阁参书。有《正卿集》。他的文学创作在当时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认可度。
  1. 诗作原文
    天上词臣夐莫双,乘骢此日莅南邦。
    梅花路近宜逢雪,桃叶波平好渡江。
    千里苍生瞻绣斧,十州使者避旌幢。
    同袍知己如相问,已许閒身老北窗。

  2. 诗意解析

  • 天上词臣:形容苏伯修在朝廷中的地位崇高,如同天上的词臣,独一无二。
  • 乘骢此日莅南邦:意指苏伯修今日受命前往南方,象征着他即将承担的重要任务和责任。
  • 梅花路近宜逢雪:描绘了苏御史即将踏上征程的背景,意味着旅途中的艰难与挑战。
  • 桃叶波平好渡江:暗示着江南水乡的景色优美且便于航行,为苏御史的行程增添了一分期待与喜悦。
  • 千里苍生瞻绣斧:表达了苏御史治理下的百姓对他的敬畏与期待,希望他能像神斧一样为民造福。
  • 十州使者避旌幢:描述了苏御史作为使者,其威仪令人敬畏,同时也体现了他对民众的关怀与保护。
  • 同袍知己如相问:表达了与苏御史同行的朋友们对他未来行程的关心与问候。
  • 已许閒身老北窗:表明诗人已决定退休,选择在北方的窗户旁度过余生。

《送苏伯修御史之南台》不仅是一首诗歌,更是对苏御史即将展开的南行之旅的美好祝愿与期盼。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元代的社会风貌、文人墨客的创作心态以及诗歌艺术的魅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