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登三相台,南望双巽峰,俯视下界如凌空。开元老树可百丈,断崖尽日呼颠风。
甘郎攀果学猿挂,杨子枕石飞泉中。垂藤离地坐我稳,袒跣长啸如乘龙。
呜呼昔人不再得,台上土花几秋色。前身不与后身期,白云岂识萝衣客。
安得近代颜辉来,画我石上惊风雷。
游三相台示甘杨诸友台乃姚崇牛僧孺刘沆读书处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游三相台示甘杨诸友台乃姚崇牛僧孺刘沆读书处也》是元代诗人惟则的作品。这首诗通过描绘登三相台所见的壮丽景色,不仅展示了自然之美,更蕴含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作者的情感寄托。
诗中提到的“开元老树可百丈,断崖尽日呼颠风”等诗句,生动地勾勒出了三相台的自然风貌。三相台位于中国江西省吉安市永新县,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遗址,也是唐代诗人姚崇、牛僧孺、刘沆等人的读书之地。在元朝诗人惟则的笔下,这些古老的树木与陡峭的山峰共同构成了一幅动人心魄的画面。通过对这些景物的描写,不仅展现了自然的壮美,还表达了对先贤文化的敬仰之情。
从艺术的角度来看,这首诗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读者引入一个充满诗意的境界之中。诗中“开元老树可百丈,断崖尽日呼颠风”这两句,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夸张手法,使得画面更加生动。同时,诗中的“垂藤离地坐我稳,袒跣长啸如乘龙”等句子,则通过具体的动态描写,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让人仿佛能听到风吹过树叶的声音,感受到诗人的豪迈气概。
《游三相台示甘杨诸友台乃姚崇牛僧孺刘沆读书处也》不仅是一首表达对历史人物崇敬之情的诗歌,也是一首具有极高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的文学作品。它通过简洁而富有力度的语言,展示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象,同时也体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情感和高超的艺术技巧。对于喜欢阅读和欣赏诗歌的人们来说,这首诗无疑是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