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海轩诗

兵后澄江失敝庐,何曾奏策似隋初。
丈人旧忆河间渚,营海新题泖上居。
翏渎山横遗战垒,松江水近足羹鱼。
惯闻地与潮声转,时见龙将雨气嘘。
槎路不通星是客,桑田频改日愁予。
螺舟莫厌过从数,我亦羁穷欲著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营海轩诗是明代作者邾经创作的诗词,该诗作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容,成为明代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下面将具体介绍这首诗:

  1. 作品原文
  • 兵后澄江失敝庐:描述了兵乱之后,家乡变得破败不堪的情景。
  • 何曾奏策似隋初:表达了作者对过去朝政的感慨,暗指自己未能施展才华,如同隋朝初期的何曾。
  • 丈人旧忆河间渚:借用典故,表达了对故乡河间的深深怀念。
  • 营海新题泖上居:用“营海”代指松江,表达了在新的环境中定居的心情。
  • 翏渎山横遗战垒:描绘了松江附近山峦的残破景象,暗示着战争带来的荒凉。
  • 松江水近足羹鱼:通过对比,展现了战后松江地区物产丰富、生活安定的新景象。
  • 惯闻地与潮声转:反映了作者对自然变化的感受,同时也表达了内心的宁静与淡然。
  • 时见龙将雨气嘘:捕捉到了龙卷风到来前的自然现象,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界细微变化的敏感和观察力。
  • 槎路不通星是客:以星宿为比喻,表达了旅途中的孤独和漂泊之感。
  • 桑田频改日愁予:通过对桑田频繁变迁的描写,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忧愁。
  • 螺舟莫厌过从数:表达了对往来船只的珍视,以及对频繁往来生活的满足。
  • 我亦羁穷欲著书:透露出作者想要借著书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反映出文人的执着精神。

营海轩诗不仅在文学上有其独特之处,更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信息。它不仅是明代文学的一个缩影,也是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