昼,广陵人。贞元间,慕孟郊之名,为诗格范相似,曾不远千里而访之,不厌勤苦,体尚奇涩。与李涉友善,相酬唱。昼《古镜》诗云:”我有古时镜,初自坏陵得。蛟龙犹泥蟠,魑魅幸月蚀。磨久见菱蕊,青于蓝水色。赠君将照心,无使心受惑。”凡如此警策者稍多,今传于世。
唐才子传 · 朱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唐才子传·朱昼》是唐代诗人朱昼的传记性作品,记载了朱昼的生平事迹、诗歌创作及其与友人李涉的交往情况。下面对《唐才子传·朱昼》的相关介绍:
作者背景:朱昼,广陵人,生卒年不详。据《唐才子传》记载,他生活在贞元年间,当时正值唐代中后期,社会动荡不安,文人骚客们在诗作中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理想的追求。朱昼慕名孟郊,以孟郊为榜样,其诗歌风格也与孟郊相似,具有独特的奇涩之美。
诗歌成就:朱昼在诗歌创作上的成就主要体现在其对孟郊诗歌风格的模仿和创新。例如,他在《古镜》一诗中写道:“我有古时镜,初自坏陵得。蛟龙犹泥蟠,魑魅幸月蚀。”这首诗歌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寓意表达了诗人对生活哲理的思考和对自然美的感悟。同时,朱昼还与其他文士有着密切的交往,如与李涉友善相酬唱。这种友谊不仅促进了文学交流,也反映了当时文人群体间的社交互动。
文学地位:《唐才子传·朱昼》对朱昼的文学地位给予了一定的评价。朱昼虽未明确提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具体贡献,但通过他的诗歌创作,可以窥见唐代后期文人对古典诗歌传统的继承与发展。他的诗歌在形式上继承了孟郊的风格,但在内容上进行了新的探索和表达,体现了晚唐诗歌的特色。
《唐才子传·朱昼》不仅是研究唐代诗歌的一部重要文献,也为后世提供了了解唐代文人生活及文学创作的窗口。通过对朱昼生平事迹、诗歌艺术特色及其与朋友间的交往情况的描述,读者可以更全面地理解唐代文化和诗歌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