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花洲上新台,檐吻云平,图画天开。鹏俯沧溟,蜃横城市,鳌驾蓬莱,学捧心山颦翠色,怅悬头土湿腥苔。悼古兴怀,休近阑干,万丈尘埃。
双调 · 折桂令 · 登姑苏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
《折桂令·登姑苏台》是元代散曲家张可久的作品,收录于《全元散曲》,此曲为作者游览苏州的姑苏台时所作。
曲文
题解
这首作品是一首写景抒情之作。诗人登上古台眺望远方,眼前只见江南水乡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稻田绿油油一片,鱼虾在水中游动;远处山色苍翠欲滴,近处溪流潺潺流淌……此时此刻,他不禁吟诵起“姑苏台上月明中”的诗句。然而,眼前的美景与诗人当年登台所见大相径庭——昔日的繁华已成过往云烟,唯有那残破的古台在风雪里独自守望。
译文
登上姑苏台眺望远方,
只见江南水乡一片生机。
稻田绿油油一片
注解
檐吻云平:言飞檐画栋,高与云平。
图画天开,言风景如画,自然展现在人们的面前。
鹏俯沧溟 :象大鹏之俯瞰海洋。沧溟,海水弥漫的样子。
蜃(shen)横城市:象“蜃景”横理成城市一样。“蜃景”是光线经过不同的密度层,把远处的景物折射在空中或地面所成的奇异幻景。《史记·天官书》:“海旁蜃气象楼台,广野气成宫阙然;云气各象其山川人民所聚积。”
鳌驾蓬莱:《列子·汤问》:渤海中有五山:岱舆、员峤、方壶瀛洲、蓬莱。“巨鳌十五,举首而戴之,六万岁一交焉。”
“学捧心”句:《庄子·天运》:“故西施病心而膑其里,其里之丑人见之而美,归而捧心而膑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走。”这是把山拟人化,言山之苍翠是在学习美人的眉黛。
“怅悬头”句:《史记·伍子胥列传》:“(吴王)乃使使赐伍子胥属镂之剑,曰:‘子以此死。’……(伍子胥)乃告其舍人曰:‘必树吾墓上以梓,令可以为器;而抉吾眼悬吴东门之上,以观越寇之入灭吴也。”这里是下文所说的“悼古伤怀”的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