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调 · 折桂令四首

【其一·农】
想田家作苦区区,有斗酒豚蹄,畅饮歌呼。瓦钵瓷瓯,村箫社鼓,落得装愚。吾将种牵衣自舞,妇秦人击缶相娱。儿女供厨,仆妾扶舆。无是无非,不乐何如?
【其二·渔】
鳜鱼肥流水桃花,山雨溪风,漠漠平沙。箬笠蓑衣,笔床茶灶,小作生涯。樵青采芳洲蓼牙,渔童薪别浦蒹葭。小小渔舟差,泛宅浮家,一舸鸱夷,万顷烟霞。
【其三·樵】
正山寒黄独无苗,听斤斧丁丁,空谷潇潇。有涧底荆薪,淮南丛桂,吾意堪樵。赤脚婢香粳旋捣,长须奴野菜时挑。云暗山腰,水冱溪桥,日暮归来,酒满山瓢。
【其四·牧】
被野猿山鸟相留,药解延年,草解忘忧。土木形骸,烟霞活计,麋鹿交游。闷来访箕山许由,闲时寻嵩顶丹丘。莫莫休休,荡荡悠悠,带子携妻,老隐南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双调·折桂令四首》是元代乔吉创作的一首散曲小令,以抒发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并展现了其深刻的思想感受。以下是对《双调·折桂令四首》的具体介绍:

  1. 作品背景
  • 历史时期:乔吉生活在元代,这是一个政治动荡、社会转型的历史阶段,同时也是文人骚客创作活跃的时期。在这样的背景下,乔吉的《双调·折桂令四首》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风貌。
  • 创作动机:乔吉作为一位散曲作家,其创作动机往往与个人情感、生活体验密切相关。在这首诗中,乔吉通过对远人寄语的深情描写,表达了自己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以及对生活困境的感慨。这种情感表达不仅是对个人生活的写照,也是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映。
  1. 艺术特色
  • 语言风格:乔吉在这首《双调·折桂令四首》中,采用了生动通俗的语言,通过白描手法和夸张的表现方式,将内心的情感细腻地展现给读者。这种语言风格使得这首诗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共鸣感。
  • 情感渲染:在诗中,乔吉通过对远方亲人的描绘,传达了对亲人的深深思念之情。这种情感的渲染不仅体现在对亲人外貌的描绘上,更体现在对其内心世界的理解上。这种情感的深度和广度,使得这首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1. 主题思想
  • 亲情牵挂:乔吉在这首诗中,通过描绘远方亲人的生活状况,表达了自己对亲人的牵挂和关心。这种情感的表达,不仅仅是对亲人的思念,更是对自己人生经历的一种反思和总结。
  • 生活感悟:乔吉在诗歌中,通过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表达了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种生活感悟,不仅仅是对个人生活的总结,更是对整个社会现象的深刻揭示。

通过对《双调·折桂令四首》的深入分析,不难看出,乔吉的这部散曲小令在艺术性、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等方面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这不仅展示了乔吉作为元代文人的艺术才华,也反映了他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