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五月中。《韵会》曰:夏,假也;至,极也;万物于此皆假大而至极也。
鹿角解【音骇】。鹿,形小山兽也,属阳,角支向前与黄牛一同;麋,形大泽兽也,属阴,角支向后与水牛一同。夏至一阴生,感阴气而鹿角解。解,角退落也。冬至一阳生,麋感阳气而角解矣,是夏至阳之极,冬至阴之极也。
蜩【音调】始鸣【《月令》注疏作蝉始鸣】。蜩,蝉之大而黑色者,蜣螂脱壳而成,雄者能鸣,雌者无声,今俗称知了是也。按蝉乃总名,鸣于夏者曰蜩,即《庄子》云‘蟪蛄不知春秋者’是也。盖蟪蛄夏蝉,故不知春秋。鸣于秋者曰寒蜩,即楚辞所谓寒螀也。故《风土记》曰:蟪蛄鸣朝,寒螀鸣夕。今秋初夕阳之际,小而绿色声急疾者俗称都了是也。故《埤雅》各释其义,然此物生于盛阳,感阴而鸣。
半夏生。半夏,药名,居夏之半而生,故名。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 夏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夏至》是宋代诗人苏轼创作的一首诗,全诗如下:
夏至日北太阳行于黄经285度
【原文】
炎暑正当午,清阴在广庭。
凉风生竹露,白鸟下山程。
一气三秋尽,残年十月成。
老夫来此际,独坐石堂楹。
这首诗描绘了夏至日的景象。在炎热的中午,诗人坐在庭院中感到清凉,感受到微风吹拂和白鹭飞过的情景。虽然时间已经进入秋季,但仍然有秋天的气息。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独自一人在这个季节的感受。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主,通过描写夏日炎炎与凉风竹露等景象,展现了夏至日的美丽。
这首诗描绘了夏季的一个特定时刻——夏至日,诗人坐在庭院中感受到清凉和微风吹拂的感觉,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