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 大寒

大寒,十二月中。解见前。
鸡乳。育也,马氏曰:鸡木畜,丽于阳而有形,故乳在立春节也。
征鸟厉疾。征,伐也;杀伐之鸟,乃鹰隼之属;至此而猛厉迅疾也。
水泽腹坚。陈氏曰:冰之初凝,水面而已,至此则彻,上下皆凝。故云腹坚。腹,犹内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 大寒》是元代文人吴澄编著的一部古代文献,主要记录了中国二十四节气中的“大寒”这一节气。

大寒作为冬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 大寒》详细描述了大寒时节的特点,如太阳到达黄经300度时的大寒日、三候现象等。通过这些描述,古人对自然界的变化有了更为直观的认识,这种认识也影响了后世的节气制度和相关习俗的形成。

通过对大寒及其三候的解释,人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自然规律的认知。例如,“一候鸡乳;二候征鸟厉疾;三候水泽腹坚”不仅描述了大寒节气的自然现象,还反映了古人对于动植物行为与季节变化之间关系的观察与总结。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 大寒》在文学上也具有一定的价值。它不仅仅是一部节气解释的著作,同时也是一部蕴含着浓厚历史气息和哲学思想的作品。从文字到内容,都体现了古代文人对于自然界细致入微的观察以及对生命循环的深刻感悟。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 大寒》是一部融合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于一体的经典作品。它不仅是研究中国古代节气制度的重要资料,也是了解中国传统节气文化和自然科学发展历史的宝贵资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