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叟招饮

灯火隔篱落,呼儿掩柴门。
邻叟挽我衣,笑指老瓦盆。
酒尽意未已,语杂情更真。
嗟嗟行路难,劝我归与邻。
团圞一家乐,亦足娱其亲。
低头愧叟言,未语面辄赪。
父昔教我书,意在为荣亲。
十岁始知学,二十能为文。
三十将远游,海波忽扬尘。
年今几半百,亲老安可云。
岁时一杯酒,父子祖与孙。
客多在家少,暂聚还复分。
曾不如尔乐,欢然力耕耘。
父醉儿解扶,翁归妪相迎。
十日九在家,笑语蔼生春。
我无田可归,岂无山可耕。
我无秫可酿,岂无泉可烹。
幸及亲未衰,菽水或可营。
无愧邻叟言,乃不愧予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邻叟招饮》是一首宋代的古诗,由于石创作。该诗表达了作者在夜晚被邻居邀请饮酒时的情感体验和对生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与邻里之间的亲密关系以及对家庭和睦、亲情珍视的重视。下面将详细介绍《邻叟招饮》:

  1. 作者简介
  • 于石(1076-?),字介翁,号紫岩,兰溪人。他的诗歌多含哀厉之音,著有《紫岩诗选》三卷,其作品受到后世的认可。
  1. 原文节选
  • 灯火隔篱落,呼儿掩柴门。邻叟挽我衣,笑指老瓦盆。酒尽意未已,语杂情更真。嗟嗟行路难,劝我归与邻。团圞一家乐,亦足娱其亲。低头愧叟言,未语面辄頳。父昔教我书,意在为荣亲。
  1. 诗句解析
  • “灯火隔篱落,呼儿掩柴门。”描绘了一幅静夜中的景象,灯光透过篱笆照进来,孩童们忙着关上门,这营造了一种宁静而温馨的氛围。
  • “邻叟挽我衣,笑指老瓦盆。”反映了邻里之间亲密无间的关系。老人邀请年轻人一同饮酒,并分享生活的乐趣。
  • “酒尽意未已,语杂情更真。”体现了诗人在饮酒过程中的感慨和对人情冷暖的观察。
  • “嗟嗟行路难,劝我归与邻。”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对和谐家庭生活的向往。
  • “团圞一家乐,亦足娱其亲。”强调了家庭成员间的团聚和快乐是人生最重要的事情。
  • “低头愧叟言,未语面辄頳。”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未能回应老者话语的歉意,同时也体现了他内心的愧疚和谦逊。
  • “父昔教我书,意在为荣亲。”透露出父亲希望诗人通过学习来光耀家门,这是对家族传承的一种美好祝愿。
  1. 主题思想
  • 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场景的描绘,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暖互动和亲情的重要性。它强调了家庭团聚和邻里和谐的价值观念,以及对简单生活的珍惜。
  1. 文化影响
  • 这首诗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其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对后来的诗人产生了一定影响。

《邻叟招饮》不仅仅是一首普通的诗歌,它是宋代文人对于生活细节的深刻洞察和情感表达的产物。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人的生活智慧和情感世界,同时也能从中领悟到亲情、友情以及邻里和谐的重要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