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子野四首 其一

旅食无生计,卑栖奈若何。
饭惟供脱粟,衣未补香莎。
户外履常满,床头金不多。
老为文学掾,一似旧恩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子野四首·其一》是南宋诗人仇远的作品

仇远,元代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字远翁,号履斋。他出生于1237年,卒于1349年,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与学术研究。在《和子野四首·其一》的创作背景中,可以看出这是仇远对友人子野的劝勉与怀念。子野可能因生活所迫而不得不选择居无定所的生活,但仇远在诗中表达了对他境遇的理解与同情,并通过诗句传达了对其人格和才华的赞赏。

诗中的“旅食无生计,卑栖奈若何”反映了作者对于朋友困境的关切。通过描述“饭惟供脱粟,衣未补香莎”,仇远细腻地描绘了朋友的物质生活状况,体现了他对于物质匮乏生活的深切体会。而“户外履常满,床头金不多”则进一步揭示了子野虽然身处困顿却依然保持着简朴生活的态度。最后两句“老为文学掾,一似旧恩科”透露出诗人对于朋友未来命运的祝福,认为即使历经沧桑,子野仍能保持文人本色,得到人们的尊重。

在文学价值方面,这首诗语言简练质朴,情感真挚深沉。通过对简单日常生活场景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朋友处境的深刻理解和关怀。同时,诗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和价值观念,也为后世读者提供了丰富的思考素材,具有很高的艺术鉴赏价值。

《和子野四首·其一》不仅是一首表达诗人对朋友遭遇感同身受的诗歌,也是一篇寄托了深厚友情、体现了高尚情操的佳作。通过这首诗,可以感受到仇远深厚的人文关怀以及卓越的艺术成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