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食无生计,卑栖奈若何。
饭惟供脱粟,衣未补香莎。
户外履常满,床头金不多。
老为文学掾,一似旧恩科。

注释:

旅行中谋生没有着落,低贱地栖身又该怎么办?

饭菜只能供应粗粮米饭,衣服还没有补好香莎。

屋外鞋子常常装满,床头的钱财不多。

老了还是当个文人掾属,好像旧恩科一样。

赏析:

这是一首写穷愁潦倒、困顿失意生活的诗。诗人自比为“文学掾”,是说自己虽然身处困窘,但仍然坚持写作。

首联“旅食无生计,卑栖奈若何”,直抒胸臆,点明自己处境艰难。旅食无计,生计无着,卑居下处,生活困窘,面对此情此景,诗人内心无比痛苦,但又无可奈何,只好长吁短叹。“旅”,行旅之人;“食”,指饮食;“卑居”,这里指居住条件差。诗人以“无生计”和“卑栖”来表现自己的困苦。这两句诗一气呵成,感情真挚,语言朴素。

颔联“饭惟供脱粟,衣未补香莎”,进一步具体描写自己的穷苦生活。“饭”与“脱粟”相映衬,形象地写出了诗人生活的清苦;“衣”与“香莎”相对照,则突出了诗人生活的贫困。诗人以“供脱粟”、“补香莎”等细节描写自己贫穷的境遇。“脱粟”,即粗米;“补香莎”,即补破布鞋。诗人用“惟”字强调了自己只有粗米饭吃,没有其他食物可吃。同时,还用“补香莎”的细节描写了自己的贫穷。

颈联“户外履常满,床头金不多”,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窘迫生活。“户外履”,即户外鞋子,“履常满”,即鞋子总是满满的,形容诗人外出时经常穿着破旧的衣服。诗人用“户外履常满”来表达自己外出时总是穿着破旧的衣服,而“床头金不多”则表明他的财富并不多。诗人用“户外履常满”来描绘自己出门时的穷困状况,用“床头金不多”来说明自己的经济状况并不富裕。

尾联“老为文学掾,一似旧恩科”,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未来的担忧和忧虑。“老为文学掾”,意思是说自己已经年老体衰,成为了一个文学官吏;“一似旧恩科”,意思是说自己的生活如同过去恩宠提拔人才的科举考试一般,都是偶然的、暂时的。诗人用“老为文学掾”来表达自己已经年老体衰,不能再像年轻时那样有所作为;用“一似旧恩科”来表达自己现在的生活只是一时的、偶然的。

这首诗通过对诗人生活的细致描绘,深刻地表现了他穷困潦倒的生活状况以及内心的痛苦和无奈。诗人以质朴的语言和生动的描写手法,成功地塑造了一个穷困潦倒、忧国忧民却无法改变命运的诗人形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