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犬叹

饭猫奉鱼肉,怜惜同寝处。
饲犬杂糠籺,呵斥出庭户。
犬行常低循,猫坐辄箕踞。
爱憎了不同,拘肆固其所。
虚堂夜搜搅,忽报犬得鼠。
问猫尔何之,翻瓮窃醢脯。
犬虽出位终爱主,猫兮素餐乌用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猫犬叹》是宋代诗人艾性夫创作的一首古体诗。该诗以其独特的视角,通过对比描写猫和狗的行为,揭示了人性中爱憎分明的一面,并以此隐喻了人与动物间微妙的社会关系。

艾性夫通过对猫和狗的不同行为的描述,展现了它们性格上的区别。他描绘猫在得到鱼肉后表现出的贪婪、同寝处时的依赖与宠爱,而犬则因杂食糠籺而显得粗鲁无礼。这种描述不仅体现了猫和狗之间在生理结构和本能行为上的不同,更深层地反映了人对动物本能行为的理解和态度。

诗中的“虚堂夜搜搅,忽报犬得鼠”一句,巧妙地将猫和狗的行动进行了对比。猫在夜里静悄悄地寻找食物,而犬却在庭院中随意地捕捉老鼠,这不仅是习性的差异,同时也反映出两者在社会地位上的不平等。这一对比使得读者不禁思考,猫和狗之间的这种差异是否也映射到了人与动物的关系之中?

从文学的角度来看,《猫犬叹》的语言质朴而生动,充满了生活气息,使得诗歌更加贴近民间生活,易于理解。艾性夫通过简洁有力的语言,成功地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看法,使这首诗成为了表达社会矛盾和人生哲理的佳作。

《猫犬叹》不仅是一首诗歌,更是一面镜子,映照出人类与动物之间复杂的关系,以及人们在面对不同生命时所持有的复杂情感。通过对猫和狗行为的描写,艾性夫巧妙地探讨了人性的善恶、社会的公正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主题,使得这首古诗不仅仅是文学作品,更具有深刻的哲学意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