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席歌

君不见象床金缕黄龙须,翠帏茸毯红氍毹。
凝香燕寝环琼姝,美物作恶常须臾。
能令王孙泣路隅,富贵不到山中臞。
霜空雁落寒陵肤,西溪女郎织春蒲。
作席眼眼涵清腴,发僧方丈供横铺。
苍烟翠雾不可摹,摩挲温厚便鹤躯。
高眠齁齁忘朝晡,远梦飒飒生江湖。
楮衾竹榻蒲为徒,观美不足安有馀。
更生九节寿老夫,百年与尔同卷舒,清风傲兀超几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文学作品《蒲席歌》是宋末元初的一首著名诗歌,由文学家艾性夫创作。该诗以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意象描绘了富贵生活的短暂与悲哀,反映了作者对于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诗歌背景:《蒲席歌》的创作时间是宋末元初,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经历了巨大的变革,从宋代的辉煌转向元朝的统治。在这个背景下,艾性夫通过诗歌表达了对时代巨变的感慨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思考,体现了他的忧国忧民之情。
  2. 诗歌主题:《蒲席歌》的主题围绕“富贵无常”展开。诗中通过对豪华生活的描述,展现了财富带来的短暂快乐和空虚。诗中的比喻“美物作恶常须臾”,揭示了物质欲望的虚幻和无常。
  3. 艺术手法:艾性夫在《蒲席歌》中运用了丰富的象征和比喻手法。如“象床金缕黄龙须”和“翠帏茸毯红氍毹”等词语,不仅形象地描绘了奢华的生活用品,还隐喻了富贵生活的虚假和短暂。
  4. 情感表达:《蒲席歌》中蕴含着深刻的情感表达。诗中的王孙、西溪女郎等角色,通过他们的悲欢离合,传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社会变迁的感慨。
  5. 文化价值:《蒲席歌》不仅是文学作品,也是研究宋末元初社会生活和文人心态的重要资料。它反映了当时文人对于社会现实的观察和思考,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
  6. 后世影响:《蒲席歌》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对后世的诗词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许多学者和评论家都对这首诗给予了高度评价和分析,认为它是中国古代诗歌中的佳作。

《蒲席歌》不仅以其精湛的艺术技巧著称,更以其深邃的哲理内涵感动人心。它是中国古代诗歌宝库中的瑰宝,值得读者细细品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