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门读书非俗人,政使未见犹倾心。
斑窥已骇文彩异,流长要自根源深。
松比灵椿健霜骨,草连玉树辉庭阴。
岐山紫阳近相接,逸响流入花间琴。
休宁朱肖岩葺其先大父岐山书堂为藏修之所而徵诗于余余闻其先伯父由释褐职教姑苏今其父子能世家学不坠遗基是可敬已为赋二章 其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修堂赋》是唐代文学家韩愈创作的一篇散文。该文以修书堂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古代文化的尊重和对家族传统的坚守。文章通过对休宁朱肖岩及其先大父岐山书堂的描述,展现了家族世代相传的学问和精神风貌。
文章开篇即提出主题:“休宁朱肖岩葺其先大父岐山书堂为藏修之所而徵诗于余”,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休宁的朱肖岩修缮了他父亲在岐山所建的书堂作为藏书和学习的地方,并且征召我为他的书堂作诗。这里的“徵”字表示邀请,而“为藏修之所”则是指书堂的功能是为了藏书、学习和研究。
文章转入正题:“余闻其先伯父由释褐职教姑苏今其父子能世家学不坠遗基是可敬已为赋二章”,这句话的意思是我听说他的伯父曾从军入仕并担任过官职,现在他的儿子们能够延续家族的学问传统,保持祖业不衰。这表达了作者对家族传统的敬重和对先辈们的敬意。
文章收尾:“夫修堂之兴废系乎世道盛衰与吾曹之存没,故予作此赋。”这句话的意思是修建书堂的兴衰取决于社会的发展和变化,也关系到我们这些读书人的命运。作者通过这篇文章表达了对时代的感慨和个人命运的思考。
《修堂赋》是韩愈对休宁朱肖岩及其先大父岐山书堂的赞美之作,也是他对家族传统和学问的一种传承和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