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岳诸峰处处嘉,麻鞋竹杖蹑青霞。
山前已见九杈□,洞里不逢三朵花。
岩瀑垂垂腾晓蜃,野田渺渺落寒鸦。
衡阳鼓角风悲咽,游子斯时正忆家。
唐律寄呈父凤山提举 其八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唐律寄呈父凤山提举》是一首由宋代诗人汪元量创作的七言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诗歌原文:西兴渡口乱啼鸦,锦缆牵江目力赊。六馆衣冠沦道路,三宫珠玉走风砂。山川不尽心难老,岁月忧煎发渐华。行到湘南归不得,倚门应是望天涯。黄帽催人急放舟,荻花枫叶共飕飕。天公作恶云翻手,河伯为妖风打头。接翅野鸦围古堞,断行孤雁落中州。吴山只隔淮山路,江北江南处处愁。燕山只在乱云边,过了黄河便豁然。鼠帽蒙头车上坐,貂裘拥鼻草间眠。秋砧捣落千营月,晓寨炊残万灶烟。说与奚奴休笑我,诗人要看好山川。锦帆浩荡湿龙鸾,乐指三千粉泪寒。万里远行看日近,一人不杀见天宽。玉关屡沐军罗拜,金殿时蒙上问安。宴罢御香携满袖,醉归环佩月中看。昔年去国大苍黄,同舍诸生半死亡。春别浙江花似雾,秋行碛地草如霜。
诗歌解读: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异乡游历时的思乡之情和对家乡山川的眷恋。诗中的“山川”、“三宫珠玉”等意象,展现了他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美好事物的留恋。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一种无奈和悲壮,表达了他对于国家和人民的忧虑。
诗歌主题:这首诗的主题是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关注。通过对家乡山川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通过对国家和人民的担忧,表达了作者对国家未来的忧虑和对民族命运的关注。
《唐律寄呈父凤山提举 其八》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和思乡情怀的诗歌,也是一幅反映时代背景和社会风貌的画卷。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远的思想内涵,成为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通过深入解读这首诗,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典文化的魅力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