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肠九折路盘岖,不觉腾身上太虚。
失脚从知高处险,西风斜日早回车。
大茅峰四绝句 其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陆文圭的《大茅峰四绝句 其三》是一首描绘大茅峰景色的古诗,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高峻地势的敬畏之情。这首诗是宋末元初时期的作品,通过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了大茅峰崎岖险峻的地貌特点,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于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向往。
诗中的“羊肠九折路盘岖”形象地描述了大茅峰曲折蜿蜒的山路,让人感受到山间的艰险与壮丽。陆文圭通过这样的描写,展现了大茅峰独特的地理特征,让读者仿佛置身于山间,感受那曲折盘旋的山路带来的惊险与美丽。
“西风斜日早回车”则是对大茅峰上夕阳西下时分的景象进行了刻画。在这里,“西风斜日”不仅描绘了大茅峰在夕阳下的光影效果,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旅途的劳顿。而“早回车”则可能寓意着诗人在此过程中的感慨或是对旅程结束的期待。这一景象不仅增添了诗歌的意境,也让读者能够体会到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诗的后两句“失脚从知高处险,西风斜日早回车”再次强调了大茅峰的险峻,并通过“失脚”二字,表达了诗人在攀登过程中的谨慎与小心。同时,诗人通过对“西风斜日”的描述,传达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情感,使得整个作品既有动态的变化,也有静态的坚守。
陆文圭的《大茅峰四绝句 其三》不仅是对大茅峰自然景观的赞美,更是一种精神境界的追求。通过对大茅峰险峻地形的描述,陆文圭表达了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同时也传递了一种超越物质世界的精神追求。这首诗作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也为后世提供了丰富的自然美和人文美的结合体验,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中的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