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过历塘

细细清风吹月明,笋舆如泛夜舟行。
草根带露有虫语,茅屋闭门唯犬声。
鬼磷影寒惊远去,曜灵睡起亦东征。
踏车田父莫嗟怨,如此早凉谁与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早过历塘》是宋朝诗人赵文创作的一首七律。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赵文,宋朝时期著名的文人,以其深邃的文学造诣和精湛的艺术表现力闻名于世。他的诗歌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生活风貌,还表达了作者对人生、自然的独特感悟。

  2. 诗作原文:《早过历塘》的原文如下:
    细细清风吹月明,笋舆如泛夜舟行。
    草根带露有虫语,茅屋闭门唯犬声。
    鬼磷影寒惊远去,曜灵睡起亦东征。
    踏车田父莫嗟怨,如此早凉谁与争。

  3. 诗句解析

  • 细细清风吹月明:描述了清晨的微风轻拂,月光皎洁的景象,给人一种宁静而清新的感觉。这一句通过视觉和触觉的描绘,营造出一个平和而美丽的早晨画面。
  • 笋舆如泛夜舟行:用“笋舆”比喻小船,形象地描绘了夜晚乘船行驶的情景,增加了画面的动态感。这一句既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象的敏感捕捉,也体现了他善于运用生动的形象来表达情感和意境的能力。
  • 草根带露有虫语:描绘了早晨草根上露水珠滴的声音和草丛中虫子的活动,生动地传达了清晨的静谧与生机。这一句通过对自然界细节的刻画,展现了作者细腻的观察力和对生命细微之处的敬畏之情。
  • 茅屋闭门唯犬声:描述了简陋的茅屋和只有狗吠声的环境,反映了一种简朴的生活方式。这一句通过对环境的描绘,衬托出作者对简朴生活的喜爱以及内心的平和与宁静。
  • 鬼磷影寒惊远去:用“鬼磷”象征远处的鬼火,表达了作者对于未知的恐惧和对自然的敬畏。这一句通过对超自然现象的描述,增强了诗歌的神秘感和深远意义。
  • 曜灵睡起亦东征:以“曜灵”指代太阳,描述了太阳从东方升起的景象。这一句通过对日出的描述,展现了自然界的力量和美丽。同时,也寓意着新一天的开始和希望的到来。
  • 踏车田父莫嗟怨:表达了对农人辛劳的理解和同情。这一句通过对比不同身份的人,强调了对劳动者的尊重和理解。这既是对当时社会状况的一种反映,也是作者人文关怀的体现。
  • 如此早凉谁与争:总结了全文,表达了作者对早凉美景的欣赏和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愿望。这一句不仅是对诗歌主题的总结,也为读者提供了一种生活态度的思考。
  1. 艺术特色
  • 意象运用:诗歌中的意象丰富多样,如“鬼磷”、“曜灵”、“笋舆”等,都是精心挑选和巧妙搭配的结果,它们共同构成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使诗歌具有强烈的画面感和美感。
  • 情感真挚:整首诗歌洋溢着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之情,情感真挚而深刻。这种情感的表达使得诗歌更具感染力和共鸣性,能够触动读者的内心。
  • 语言优美:诗歌的语言简洁而精炼,但不失优美和韵味。通过精准的词语选择和巧妙的句式结构,诗歌达到了形式与内容的高度统一。

《早过历塘》作为宋代诗人赵文的作品,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的诗歌,更是一部充满哲理和情感的文学作品。它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也传递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对和谐社会的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