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朱梧月

早岁出山交识广,晚年闭户子孙单。
酒边谈笑俱成史,病后风骚尚可坛。
直向九泉寻辈行,肯留百世说艰难。
江空云冷衣冠尽,猿鹤羞人指亦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挽朱梧月》是宋代诗人刘应凤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表达了诗人对故友和往昔岁月的怀念之情。下面将深入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刘应凤的生平:刘应凤,字尧举,号书台,安福(今属江西)人。度宗咸淳十年(1274年)进士,授建康军签判,入元不仕。关于他的更多信息,见《宋季忠义录》卷一六、清乾隆《安福县志》卷一等文献。
  1. 诗歌原文
    早岁出山交识广,晚年闭户子孙单。
    酒边谈笑俱成史,病后风骚尚可坛。
    直向九泉寻辈行,肯留百世说艰难。
    江空云冷衣冠尽,猿鹤羞人指亦弹。

  2. 诗歌赏析

  • 主题思想:此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对故友的深切怀念以及对自己晚年生活状态的感慨。通过对友人的追忆和自身境遇的描述,抒发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留恋以及对现实的无奈。
  • 艺术手法:整首诗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通过“酒边谈笑俱成史”和“病后风骚尚可坛”等句,形象地描绘了与友人欢聚时的畅谈和自己的才情。同时,“直向九泉寻辈行”则展现了诗人对逝去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友情的执着追求。最后一句“猿鹤羞人指亦弹”,以动物喻人之行为,巧妙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挽朱梧月》不仅仅是一首表达怀旧之情的诗歌,它更是一幅展现宋代文人生活画卷的作品。通过这首诗,可以窥见宋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他们的精神世界,同时也能够感受到他们面对人生变迁所持有的豁达与乐观态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