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诸友登三山亭二首 其一

半濠清浅芰荷雕,落日登临未寂寥。
山色逼秋浑作市,海声迎暮欲吞潮。
沙头白鸟疑相熟,木末青旗苦见招。
不似常时对官府,可无闲话及渔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陪诸友登三山亭二首 其一》是金朝诗人刘迎的作品。这首诗通过描绘三山亭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友人相聚时光的珍惜。下面将详细解析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刘迎(1173年-1224年),字子仪,号东原,山东聊城人。他以荐书对策为当时第一,次年登进士第,授豳王府记室,后改任太子司经。他的诗作多表现了对自然的感悟和对友情的珍视。
  1. 原文与译文
  • 原文:半濠清浅芰荷雕,落日登临未寂寥。山色逼秋浑作市,海声迎暮欲吞潮。沙头白鸟疑相熟,木末青旗苦见招。
  • 译文:在河岸边清澈的小池中,荷叶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夕阳西下时,登上高台并未感到寂寞。秋天的山色如同市场一样热闹,大海的声音在傍晚时分仿佛要吞噬潮水。沙滩上的白鸟似乎与我非常熟悉,树梢上的旗帜也似乎在向我招手。
  1. 作品赏析
  • 艺术特色:刘迎在《陪诸友登三山亭二首 其一》中展现了精湛的艺术功力。他善于运用比喻和象征,使得诗歌具有深刻的内涵。此外,他的诗歌语言简洁明了,富有节奏感,易于理解。
  • 情感表达: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惜。他在诗中描述了自己登高望远的感受,以及与朋友一起欣赏美景的愉悦心情。这种情感表达使得诗歌更具感染力,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
  1. 创作背景
  • 时间背景:这首诗创作于金大定十三年至二十一年间,即公元1173年至1205年间。
  • 地点背景:刘迎曾在金国担任官职,并曾随金世宗显宗前往凉陉地区。这些经历为他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
  1. 名家点评
  • 评价:刘迎被誉为金代杰出的文学家,其作品深受后世推崇。他的诗歌不仅在艺术上达到了很高的水平,而且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
  • 点评:刘迎的诗歌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而著称。他的诗句简洁明快,富含哲理,能够引人深思。同时,他也擅长运用生动的描写手法,使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诗歌所描绘的场景。
  1. 轶事典故
  • 趣闻:关于刘迎的轶事,有记载说他在一次宴会上因饮酒过量而失态,被当时的宰相李伯渊弹劾而受到贬谪。这一轶事反映了他的个性特点,也增添了一些传奇色彩。
  • 典故:刘迎的诗歌常常涉及自然景物的描述。例如,他在《陪诸友登三山亭二首 其二》中提到的“山色逼秋浑作市,海声迎暮欲吞潮”,描绘了秋天山色的壮观与海洋声音的宏大。这些典故和描写手法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也赋予了诗歌更深层次的意义。

《陪诸友登三山亭二首 其一》不仅是刘迎的代表作之一,也是金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它展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友情的珍视。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后人学习和研究的重要对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