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相者姜奉先

德祐忠臣好孙子,烂烂目光岩电紫。
人间富贵等浮云,琐琐何烦挂唇齿。
滟滪险,蜀道难,曳裾旁人多厚颜。
留取乾坤双老眼,夕阳牛背看青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赠相者姜奉先》是元末明初丁鹤年创作的一首诗。在这首诗中,丁鹤年以姜奉先作为主题,表达了他对姜奉先的赞赏和对其忠臣品质的赞美之情。下面将详细探讨这首诗的各个方面:

  1. 诗歌背景
  • 创作时期:根据现有的资料表明,丁鹤年创作此诗时处于元末明初的历史阶段。
  • 历史地位:丁鹤年是元代末期及明代初期的诗人,以其诗才与学识著称于世,尤其在《海巢集》《鹤年诗集》等作品中表现突出。
  1. 主题思想
  • 赞颂忠诚:通过赞颂姜奉先作为德祐忠臣的形象,丁鹤年表达了对忠诚和坚守信念的高度赞扬。”烂烂目光岩电紫”描绘了其坚定而深邃的目光,暗示了其坚贞不渝的品质。
  • 社会观察:诗句中的“人间富贵等浮云,琐琐何须挂唇齿”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现象的深刻观察。丁鹤年通过这句反问,表达了对于世俗荣华不屑一顾的态度,以及对真正价值的追求。
  1. 艺术特色
  • 用词精炼:诗中使用了如“烂烂目光岩电紫”、“人间富贵等浮云”等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使得诗歌的语言富有画面感和情感深度。
  • 意境深远:整首诗构建了一个充满哲理的意境空间,通过对忠臣形象的赞颂,展现了作者对于理想与现实、道德与功利之间冲突的思考。

丁鹤年的《赠相者姜奉先》不仅是一首艺术性极高的诗歌作品,更是一段历史的见证,记录了作者对那个时代人物的评价以及个人价值观的体现。读者可以通过这首诗深入了解元末明初的社会风貌及其文化特点,并从中感悟到丁鹤年深邃的思想情感与独特的艺术风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