曰琴曰盖皆名山,双溪衮衮来其间。
玉龙齐驱绕地轴,青鸾并翥朝天关。
草堂先生足风致,击空明兮揽空翠。
英才乐育贡春官,始识先生仁且知。
双溪草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双溪草堂》是元末明初丁鹤年的一首五言绝句,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景观的赞美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喜爱。下面将对《双溪草堂》进行深入介绍:
创作背景:《双溪草堂》作于元末明初,丁鹤年因避战乱而流离失所,最终定居在浙江一带。他的生平经历和思想转变,都在这首诗中得到了反映。
内容解析:诗中“曰琴曰盖皆名山,双溪衮衮来其间”描绘了草堂周边的自然美景,山水环绕,景色宜人;“玉龙齐驱绕地轴,青鸾并翥朝天关”进一步描绘了草堂周围山峦的壮美以及天空的开阔;“草堂先生足风致,击空明兮揽空翠。”赞美了草堂主人的高尚品德和对自然的热爱。
艺术特色:诗歌采用了简练有力的语言,将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怀巧妙融合。通过对比和拟人化的手法,使得诗句不仅生动形象,而且富有哲理。如将“玉龙”、“青鸾”等自然元素人格化,赋予了它们动态的生命。此外,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感受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历史文化价值:作为丁鹤年的作品,其文学价值在于展示了元末明初时期文人的生活状态和他们的审美情趣。《双溪草堂》不仅是丁鹤年的代表作之一,也体现了那个时代文人的精神风貌和文化追求,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和启示意义。
社会影响:在清代,朱彝尊的《忆王孙·题沈式功双溪草堂》与之遥相呼应,共同构成了关于双溪草堂的历史画卷。这些作品不仅记录了历史变迁,也反映了文人对于自然美的独到理解和深厚情感。
《双溪草堂》不仅以其精湛的艺术表现力展现了元末明初的文化氛围,也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传递了作者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这首诗不仅是文学作品,更是历史、文化和社会价值的载体,值得读者细细品读与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