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得乌夜啼送朱长元赴胶州同知

城头乌夜啼,还过上林栖。
上林高树多好枝,归飞哑哑东复西。
起看江月沉江底,使君远游中夜起。
软红陌上踏青阳,快马犹龙车似水。
乌夜啼,啼送君。
驱车出门风欲薰,东方日出如车轮。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分得乌夜啼送朱长元赴胶州同知》是元代诗人于立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以简洁的笔触描绘了一幅送别的画面,同时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祝福和不舍之情。以下是具体介绍:

  1. 作者介绍:于立,字彦成,号虚白子,元代南康(今江西赣州)人,擅长写诗作文。他博学多才,不追求仕途,常常在江湖间饮酒作乐,有《会稽外史集》等作品传世。
  2. 诗歌原文
    城头乌夜啼,还过上林栖。
    上林高树多好枝,归飞哑哑东复西。
    起看江月沈江底,使君远游中夜起。
    软红陌上踏青阳,快马犹龙车似水。
    乌夜啼,啼送君,驱车出门风欲薰,东方日出如车轮,玉山分得前有一樽酒。
  3. 诗歌赏析:《分得乌夜啼送朱长元赴胶州同知》这首诗通过描写自然景物和送别情境,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高超的艺术技巧。诗中“城头乌夜啼”开篇,便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又稍带忧伤的氛围,引人入胜;接着“归飞哑哑东复西”则巧妙地运用拟人的手法,使得鸟儿仿佛有了感情,更加生动地表达了作者对友人即将离去的不舍之情。最后,“东方日出如车轮”一句,不仅点明了时间,也象征着新的开始和希望,为全诗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4. 艺术特色:《分得乌夜啼送朱长元赴胶州同知》以其简练的语言、鲜明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成为了元代诗歌中的佳作。这首诗不仅是作者情感的真实流露,也是元代文人生活状态的一个缩影。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深入理解元代诗歌的艺术风格和社会背景,从而更好地欣赏古代文学作品的魅力。

《分得乌夜啼送朱长元赴胶州同知》不仅仅是一首诗,更是一部蕴含深厚文化内涵和人文情怀的作品。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远的思想价值,值得读者细细品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