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头乌夜啼,还过上林栖。
上林高树多好枝,归飞哑哑东复西。
起看江月沉江底,使君远游中夜起。
软红陌上踏青阳,快马犹龙车似水。
乌夜啼,啼送君。
驱车出门风欲薰,东方日出如车轮。
【解析】
本诗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全诗语言朴实无华,感情真切自然,意境高远雄浑,格调沉郁顿挫。
“城头乌夜啼”句:指诗人听到城头的乌鸦在夜晚悲鸣。
“上林高树多好枝”句:意谓长安城中的高大树木有很多好树枝,乌鸦喜欢栖息在那里,所以叫上林。
“起看江月沉江底,使君远游中夜起”句:意思是说,诗人起来看江中的月亮已经沉到了水底,你(朱长元)远行在外,半夜里起来赶路吧。
“软红陌上踏青阳,快马犹龙车似水”句:意思是说,在长安的大街小巷都铺上了柔软的红色地毯,骑着骏马如同驾着龙车一样飞驰。
【答案】
译文:
城头传来了乌鸦的哀鸣声,你还在上林苑的树上栖息;上林苑里有很多的好树枝,乌鸦爱在那上面栖息,所以它飞回来的时候总是东一下西一下的;起来看看江上的月亮已经完全沉到江底,你远行在外,半夜里起床赶路吧;软红色的京城大街上铺满了红毯,骑着骏马像龙一样飞驰。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以城头乌夜啼为题,写景抒情,抒发惜别之情。
首联写送别的时间与环境。作者从听觉角度落笔,先点出时间是深夜,然后写出环境——上林苑里的乌鸦。这两句诗通过环境描写和声音描写来烘托气氛,渲染离情别绪,为全诗奠定了基调。
颔联进一步描写送别时的环境和情景。这里诗人把注意力集中到一个具体的事物——上林苑的高树上的乌鸦身上。上林苑是汉长安宫殿苑囿的名称,是皇帝游乐的地方,也是文人墨客聚集之地,这里有很多枝杈很高的梧桐树,因此乌鸦也喜欢在这里栖息。这句写的是上林苑里的高大树和栖息在树上的乌鸦。
颈联写送别时的情景。诗人由听鸟转而观天,看到月亮已落到河底,于是便起身赶路,暗示他此时的心情是十分惆怅的。这句是写送别时的情景。
尾联写送别后的情形。诗人写自己驱车出门,一路风尘仆仆,这时东方的太阳出来了,就像车轮那样圆滚滚地升起。这里的太阳指的是日出,诗人用比喻手法形象地描绘出了太阳初升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兴奋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