绛绡羃帐春云热,银蜡摇光眼生缬。
猩猩对客轧胡琴,紫龙衔丝度幽咽。
新莺出谷调高声,间关泻出春风情。
珊瑚击碎琅玕折,凤凰夜叫离鸾惊。
舞停回雪歌停扇,一曲《梁州》犹未遍。
细数骊珠下玉盘,百尺冰丝贯成串。
锦瑟无声帝子愁,湘波摇江江倒流。
西风忽起茯苓浦,吹下满天鸿雁秋。
张猩猩,更坐调一曲,玉轴银弦再三促。
为君写作胡琴谣,西夏郎官面如玉。

【注释】

1.胡琴谣:指《胡笳十八拍》。张猩猩:指张先(张先,990-1078),字子野,杭州乌衣人。宋词四大家之一,尤工小令。

2.绛绡:红色丝织品,这里代指帐幔。

3.银蜡:烛台。

4.缬:古代丝织品的染色技术。

5.猩猩:指猩猩木制的乐器。

6.紫龙:指用紫色丝线做的琴弦。

7.幽咽:声音低沉,悲切。

8.新莺出谷:莺歌,出自《诗经》。

9.间关:形容歌声婉转,如隔云端。

10.珊瑚击碎琅玕折:比喻乐声美妙动听。

11.凤凰夜叫离鸾惊:凤凰和鸾鸟,都是吉祥的象征,此处暗指乐声使它们感到惊恐。

12.回雪:形容舞姿轻盈飘洒。

13.一曲:《梁州》是一首古风歌曲,这里指演奏《梁州》。

14.骊珠:珍珠。

15.玉盘:指盛放珍珠的玉盘。

16.锦瑟无声帝子愁:锦瑟,一种古琴。

17.湘波:湘江之水。

18.茯苓浦:地名。

19.鸿雁秋:秋天的大雁成群结队地飞向南方。

20.玉轴银弦:指古琴。

21.西夏郎官:指张先,他曾任西夏国郎官。

22.面如玉:《宋史·张先传》记载,张先“美丰仪”,即长得英俊、仪表堂堂的意思。

【赏析】

这首词是张先的一首咏物词,通过描写一幅生动的画面来表现音乐的魅力。

全词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图画:春光明媚,春云缭绕,室内陈设华丽;在柔和的月光下,一张红纱帐映衬着春天的气息,令人陶醉。此时,一位客人正在对坐弹奏着胡琴,那优美的旋律仿佛来自天外,让人陶醉其中。

词中描述了一幅动人的画卷:一只新出的莺儿唱得高昂激越,如同从天外传来;而那些被打断的音符,又似乎充满了春风的情感。紧接着,又描绘了一场战斗:珊瑚撞击着琅玕,发出清脆的声音;凤凰在夜里发出凄厉的叫声,打破了宁静的氛围。最后,画面静止,歌声停止,舞蹈也停止了,一曲《梁州》还没有演奏完。

在这首作品中,作者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和细腻的笔触,将音乐与自然景物相结合,创造出一个充满艺术魅力的场景。同时,词中还巧妙地运用了一些修辞手法,如拟人化、比喻等,使得整首词更加生动有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